• 06月03日 星期一

调查:七成新加坡人认为今年是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

本地一项调查发现,近七成国人认为今年是他们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

77%受访者认为公司比疫情前更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不过,多达93%受访者对于雇主所给予的支持感到不满意。

调查:七成新加坡人认为今年是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

据《今日报》报道,这是全球大型企业科技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针对超过1000名本地员工、经理和人力资源领袖所进行的年度调查。

甲骨文亚太区人力资本管理云应用策略负责人卡纳(Shaakun Khanna)指出,68%受访者认为今年是他们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相信是因为居家办公的环境让不少人工作过度。

在办公室工作时,大家通常都会外出吃饭,稍作休息,跟同事们聊聊天,不过在家办公就不会这么做。

过半认为对未来、人生、财务失去掌控

58%受访者就认为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去年更严重,26%坦言心理健康状况恶化;33%在经济方面出状况,29%则缺乏职业动力。

53%受访者认为自己失去了对未来的掌控,52%认为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50%则认为失去了对财务的掌控。

调查也发现,多达93%受访者对于雇主所给予的支持感到不满意,43%表示想要寻找能够提供更多学习和技能发展机会的机构,37%希望有机会在公司尝试新的职位,37%则希望职场能够更具灵活性,例如允许他们远程办公。

92%对成功的定义有所改变

但疫情这场危机也让93%受访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而92%就表示自己对成功的定义有所改变。46%受访者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为优先,42%看重心理健康,41%则看重职场灵活性。

谈到在2022年寻求更多职业机会或转换跑道时,62%受访者表示愿意放弃灵活工作安排,57%愿意放弃假期时间,53%愿意放弃花红,49%则愿意放弃一部分的薪水。

卡纳就说,与其追求金钱上的成功,更多人在疫情期间想要追求更有意义的工作。

调查:七成新加坡人认为今年是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

职场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1 职场压力大

表现:职场压力是来自于工作本身、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给我们造成的一种紧迫感。会感到焦虑、抑郁、烦躁,甚至导致精神失常。

调节:将压力转变成动力,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同时还要改进自己本身性格的不足,让自己面对挑战时可以从容应对。可以通过做运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听歌、休息等方式减压。

2 职场迷茫

表现:因为自我的职业发展而迷茫,一直在想,这是我想要的工作吗?会习惯性的怀疑这是我理想中的工作吗?会不停的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或者职业适合我?

调节:为自己选定一个短期或中期目标,要给自己找点事儿做,坚持每天完成一个既定的任务。也可以向领导说出自己的困扰,寻求指导。或者可以调整工作岗位,捕捉新鲜感。或者静下来,重新回顾自己最初的想法和意识。

3 缺乏自信

表现:有一些人性格孤僻、性格内向,甚至自卑,怕和别人交流,不敢接触新的'环境,怕和别人交流,和别人在一起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就是缺乏自信的体现。

调节:学习更多工作上能用到的技能,比如制作PPT、简单的PS入门等;认识更多的朋友,多了解其他事情,增强自己的见识。每天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很棒。

4 职场厌倦

表现:感觉工作如同橡皮鸡肋,不仅毫无趣味可言,而且绝对挑战人体疲劳极限,每天工作8个小时,有一些人甚至工作更长时间一直处于紧张、厌倦的情绪中,又无可奈何。

调节:首先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让自己保持积极性。重新树立职场目标,职场目标应该有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可以空出一段时间,出去散散心。

5 职场抑郁

表现:生活压力变大,工作的负担越来越重,很多人在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一旦进入工作模式就会感到精神抑郁、甚至伴有生理上的疼痛。对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认同感较低、看低自己,不愿意和周围的同事有积极互动、合作等。

调节:多角度看问题,打散抑郁心结,可以通过想像、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将日常工作生活时突然冒出的抑郁心情打断。保证充足的睡眠,时刻保持心平气和,学习静养身心。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搜索

1 巩固人际关系

健全完善的外界支持体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不利环境,并能及时从逆境中走出来,提升学生心理抗压和调节适应能力。

2 规律生活作息

疫情期间长期不外出,有些人在家的生活是一种混乱的状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吃药、酗酒等行为,想通过这些行为来缓解恐慌、焦虑。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需要保持生活节奏的稳定,按时睡觉和起床,保证一日三餐,可适当阅读、运动,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提升愉悦感的事情,要保证一天的时光是充实的。

3 建立咨询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尤其是心理韧性相关的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抗压和心理韧性能力提升营等相关的团体辅导活动,在学校营造百折不挠、挫而弥坚的文化氛围。

调查:七成新加坡人认为今年是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
上一篇新闻

大使馆发布重要通知!新加坡飞中国航班又遭熔断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超过90%符合居家康复资格者,在24小时内被联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