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1日 星期六

中国不向新加坡进口大闸蟹的后果就是—网购?

新加坡很多“蟹狂”都应该得到那个很扯的消息,就是在新加坡很难再迟到廉价又充满诱惑的中国大闸蟹了。

所谓“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意思农历9月适合吃母蟹,黄多;10月适合吃公蟹,油肥。)”。每年的这个时节,也就是中秋后,都是品尝大闸蟹的最佳时期。

而现在吃公蟹的最后时间就要过了,但是新加坡之前已经收紧的进口袋子,但实际上中国也收紧了出口的袋子,毕竟内需现在也是供不应求,预期让大闸蟹坐着飞机到国外冒险,不如在国内坐享其成。

中国不向新加坡进口大闸蟹的后果就是—网购?

去年新加坡从中国进口了重达20吨的大闸蟹,但直到今年9月,中国大闸蟹的进口量仍然维持在0。原因就是去年11月,香港验出从太湖两个养殖场进口的大闸蟹含有的致癌物二恶英超标,中国就限制把大闸蟹出口到各地,包括新加坡了。

虽然今年还有像往年那样,从香港和日本进口大闸蟹,但进口量明显减少,去年有27吨,今年头9个月,只有3吨,相当于去年的1/9。

但蟹还是要吃的,所以很多商家开始进口荷兰蟹,但是长途跋涉,成本随即水涨船高,而且这口味好像不怎么合亚洲人的舌头,价格倒是上涨两三成。

这让小坡的“蟹狂”们情何以堪啊!

中国不向新加坡进口大闸蟹的后果就是—网购?

市场有需求,就有人铤而走险!

中国停止进口,下面就有人打了市场的主意。

新加坡两家网络业者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非法售卖大闸蟹,听说生意红火的不得了。

这两家业者当中,一家(http://www.yan.sg/limazitidaopopo/)开放接受大闸蟹订单,却未向新加坡申请进口鲜活大闸蟹的执照。

另外一家则申请了进口冷冻大闸蟹的执照,却在微博上售卖鲜活大闸蟹。

新加坡大闸蟹市场瞬间都要乱了套。

中国不向新加坡进口大闸蟹的后果就是—网购?

根据新加坡食品安全项目规定,只有获取执照的业者才能进口大闸蟹。

对于如此事件,新加坡已经开始了调查,对于此类情况,根据有关规定——

任何人从未经批准的食品来源进口食品,可面对最高5万元的罚款,长达两年的监禁,或两者兼施。重犯者则面对最高10万元的罚款,长达三年的监禁,或两者兼施。

不知道这两家的下场会是神马样,不过真想不到中国“蟹”在新加坡如此的走俏。

想想,在国内吃着阳澄湖大闸蟹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上一篇新闻

印尼电商巨头Tokopedia与财政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大满贯:马龙横扫大胖,小胖艰难取胜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