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2日 星期日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1995年9月,在美留学生及华人收到一封大亨的来信,信中,大亨邀请大家在10月1日这天来到美国洛杉矶,参加中国的国庆节。


当天,洛杉矶的道路旁,挤满了中国人,他们在时代广场激动地升起一面中国五星红旗,昂扬地唱起了中国国歌。


紧接着,两架挂有“中国万岁”横幅的飞机,从大家的头顶飞过,见到这一幕的国人,无不热泪盈眶。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谁都没想到,组织这场活动的,其实是一位印尼小伙,没有半点中国血统,此时的他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商界大亨。


那么,这个印尼小伙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和中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这个小伙,名叫熊德龙。他之所以做这件事,缘起他的不幸身世。


1947年,熊德龙出生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破旧的篷布里。他的父亲是一位荷兰人,与母亲只是露水情缘,没交往几天,就离开了她的母亲。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母亲家里很穷,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养活这个孩子,她把孩子偷偷放在了一家福利院门口。


如果不是福利院的人及时发现,恐怕熊德龙的生命将会凄惨而短暂。


幸运的是,8个月后,两夫妻的到来,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不仅让他重新感受到爱,更让他与中国结下了深情厚谊。


这是一对来自梅州的中国夫妻,丈夫名叫熊如淡,妻子名叫黄凤娇。当两人第一眼看到这个漂亮的婴儿时,就下定决心要收养他。


这一年,熊如淡和黄凤娇都已经年过50了,在决定收养这个男婴前,他们已经收养了3个女孩儿,并且把她们都教得很好。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可是,熊如淡夫妇的生活条件并不好。


当初,两人为了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漂洋过海,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印尼,靠着推车卖面点,养活一大家人,生活过得非常艰难。


即便如此,在看到这个被遗弃的男孩时,他们还是决定给他一个家。


从那天起,男孩有了名字——熊德龙。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熊如淡夫妇却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们,对熊德龙,更是关怀备至。


熊氏夫妇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劳却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熊德龙。


那时候,他们天不亮就起床,做面包和烧麦,然后装上车沿着大街小巷去卖。


生活的艰辛让熊德龙早早成熟,开始替父母分担。


每天早上,只要听到爸妈出门的声音,他就会一骨碌爬起来,冲出家门,跟在妈妈的背后,大声地叫卖。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这段经历不仅让熊德龙明白了生活的艰辛,更让聪明的他悟出了一些做生意的道理。


那时候,他就知道给顾客留下好印象,他们就会成为回头客。同时,父母教给他的诚信经商,更是刻进他的骨子里。


上学后,熊德龙举一反三,在学校里做起了生意。他低价批发一些玩具,然后转手卖给同学,挣来的钱,他会用来补贴家用,这让熊如淡夫妻感到非常惊讶。


可是,在熊德龙心里,一直有一件让他难受的事!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11岁那年,熊德龙已经长得高高大大,可邻居的孩子嘲笑他:“你根本就不像中国人,你肯定是你爸妈捡的。”


熊德龙据理力争,可他自己也十分疑惑,因此整日变得郁郁寡欢。


黄凤娇得知儿子受委屈,气愤不已,拉着熊德龙的手就冲到邻居家:“德龙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以后你们不准在背后乱说。”又对他们的父母说:“你们应该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她的从容坚定,给了熊德龙难以言说得安心。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虽然熊如淡夫妻起早贪黑,可是日子仍过得捉襟见肘。


有一年春节时,黄凤娇因为没钱寄给父母,躲在房间里哭,哭完后带着熊德龙,把自己唯一的一件首饰卖掉,把钱寄给梅州的老人。


虽然身在国外,他们要求孩子在家里必须说客家话,学习中国的礼仪和古籍。熊如淡夫妻在教育孩子上,从来不忘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黄凤娇所表现出来的“忠”和“孝”,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正是这些教育,让这个从未去过中国的印尼小伙子,对中国充满了感激与尊敬。


16岁那年,熊德龙成为一名学徒,在印尼郊区的一家海绵厂工作,他喜欢专研,脑子很灵活。


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就把海绵厂的运营模式摸透了,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他脑子里,是的,他要建厂。


可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他需要4万元的启动资金。


得知他想建厂,66岁的黄凤娇问都没问一句,就将多年积蓄交到他手里。


多年后,每每回忆起母亲,熊德龙总是会想起那段日子,母亲拉着他的手,到亲戚邻居家借钱时卑微弯曲的后背。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在母亲的帮助下,他很快完成了海绵厂的搭建。


他的第一家公司正式成立了。


海绵厂生意如熊德龙预想的一样好,仅仅半年时间,他就把成本赚了回来,还清了所有的欠款。


正当他决定大展宏图的时候,他突然被打回原形!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那是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所有人甚至来不及反应,冲天的大火就将海绵厂付之一炬。


那天,熊德龙跪在大火前失声痛哭,急匆匆赶来的黄凤娇,一把把儿子揽在怀里,心疼不已。


深受打击的熊德龙在那段时间一直萎靡不振,黄凤娇和熊如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帮儿子振作起来,两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几天后,他们又拿出了4万元,这些钱是他们卖掉房子,又从几个姐姐那里凑出来的。


从那一刻起,熊德龙就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把事业做好,报答父母,报答中国!


靠着这笔钱,熊德龙不仅火速重开了海绵厂,还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盈利。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慢慢的,他的资本越积越多,从海绵厂,到烟酒厂,再到房地产,他的商业帝国开始越来越大,不到10年,熊氏集团就成为横跨美国、新加坡、印尼等多个国家的大型跨国集团。


熊德龙事业如日中天,而他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宣传中国。


1995年,中国的国庆节到来前夕,熊德龙决定干一件大事。


他将邀请函发给所有在美留学的留学生和华人,邀请他们到洛杉矶庆祝中国的国庆节。


这些常年在国外的游子们,接到这封信时,激动不已。


10月1日,天还没亮,四面八方的中国人,就把洛杉矶的大街小巷挤满了。


当熊德龙郑重地升起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在场所有人都高唱国歌,无数人声音哽咽。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随后,两架拉着“中国万岁”横幅的直升机,从他们头顶盘旋飞过,把所有人的自豪拉到了高潮。他们把帽子扔向空中,大声叫着“祖国万岁”!


那天的熊德龙像个孩子一样兴奋。


可是第二天,铺天盖地的主流媒体开始大肆讨伐熊德龙,认为他包藏祸心,煽动野心勃勃的中国人。


面对美国人对中国狭隘的偏见,熊德龙气愤不已,他知道,要想改变这样的偏见,就得通过主流媒体改变他们的认知。


在1993年,熊德龙就花了600万美元,收购美国知名的美国《国际日报》。


随后,《国际日报》被大幅度调整,内容开始以中国31个省市的相关资讯为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动态等,成为当时国外留学生了解中国最新动态的最佳平台。


更重要的是,这些真实不带偏见的报道,让更多人认识了真正的中国。


可是,要想把这件事做好并做持久,是艰难的。


当时熊德龙收购这家报业,是为了能够宣传中国,但《国际日报》不仅没给他带来收益,反而需要长期拨用其他公司的盈利,才能维持报社的运营,前前后后的亏损,达到了将近3000万美元。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即便如此,熊德龙也依旧坚定且固执地运营它。


2001年,熊德龙又回到印尼创办了印尼《国际日报》,并将其一举发展为印尼发行量最大的报业。


无数华人因为这些报纸,及时更新国家动向,对自己的商业做出调整。无数外国人因为了解了新中国,从而与中国建立起了商业合作。


可以说,熊德龙建立的报业集团,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有着非常大的促进!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当然,对于这个不是中国人,却有着中国心熊德龙来说,他最大的愿望,是亲自去中国,帮助她,建设她!


1979年,熊德龙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来到梅州,当耳边再次响起熟悉的客家话时,他激动不已,仿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那天,他踏进熊家祖屋,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奶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任由已经全盲的95岁奶奶在脸上摸索。


周围人都笑着问:“知道是谁吗?”


摸着摸着,老人家哭了:“我的乖孙回来了!”


熊德龙震惊不已,自己从未见过奶奶,但即便她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却依然能认识自己,说明那些年,父母寄给她的合照和信件,已经让她打心里认可了自己。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这种认可,让长期在外漂泊的熊德龙像找到了根一样,心里有着从未有过的踏实。


为了报答这个养育了父母的国家和城市,熊德龙是花了真金白银和数年心血的!


为了改变梅州居民的经济和生活条件,熊德龙耗资2000万,修建了包括“德龙大桥”在内的5座大桥。


随后,他又在当地兴建医院,极大地解决了当地人看病难的问题。


但是,对于这个叱咤商界的大佬来说,他太明白了,要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培养人才,才能生生不息。


此后多年,熊德龙又在梅州创办了“嘉应大学”,几十年来,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几十万学生,陆续成为各行业的精英。


1995年印尼小伙开挂“中国万岁”横幅飞机,飞越洛杉矶庆中国国庆


他总是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是这些年来我认为自己做得最有价值的事情。”


除此之外,云南、贵州、辽宁等多个省份,几十家上百家的“德龙学校”和“德龙医院”拔地而起。


熊德龙仅在中国教育和医疗上的投入,就达到了上亿元!


时至今日,熊德龙依然在建设中国,他在改变中国国际声誉上的路上坚定不移地走着。


这个没有半点中国血液的印尼人,受中国人养育,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也真正诠释了何为“中国心”。


-END-

作者:一张纸

编辑:剩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中国网红在非洲被捕全网点赞,华侨对他恨之入骨,他到底做了啥

苏州最牛钉子户:死守12年,拆迁款涨到1000万都不搬,现状如何

上一篇新闻

「捷星航空」澳新日本新加坡,全球航司机型介绍,照片版

下一篇新闻

实时航班跟踪FlightAware网站,佩洛西专机降落新加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