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7日 星期五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文|晨夕

1957年的一天,张爱玲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上大概意思是:“我已经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见见你。”

若是常人,收到母亲病危的信件,大概会难过至极,恨不得立刻出现在母亲面前。但张爱玲则不同,她残忍地拒绝了母亲的最后请求, 并绝情地寄给母亲100美元。

不知病榻上的黄逸梵收到这100美元会有怎样的心情,也许有伤心、也许有难过、也许有后悔….

收到张爱玲回信后一个月,裹着三寸金莲、漂泊一生的黄逸梵在异国他乡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终年61岁。

这个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子女,为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和向往,勇敢地离开了不争气的丈夫,甚至舍弃一双儿女,带着几大箱子古董到处遨游,但看似洒脱的人生背后,也透着无尽的苍凉。

1:

世人都知张爱玲父辈祖系的显赫,殊不知黄逸梵的娘家也丝毫不逊色。

黄逸梵的祖父曾与李鸿章一起在曾国藩麾下领军,她的父亲黄宗炎承袭了男爵爵位,其母是从乡下买回来的姨太太。

遗憾的是黄逸梵还没有出生,她的父亲就病逝于任上,所以她和胞弟是遗腹子,而她的母亲也是苦命人,生下一双儿女后不久也撒手人寰了。‘

黄逸梵和弟弟都是大太太抚养长大的,这位大太太思想陈旧,向来重男轻女,所以黄逸梵自幼就感受到了“被忽视和不平等”。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在黄逸梵成长过程中,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下,无数青年和旧时代告别,开始响应革命号召,走向新时代。

虽然黄逸梵裹着小脚,但她的思想却跟上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一名追求自由、自我的新女性。

不过在婚姻上,黄逸梵还是听从了家里的安排,成年后嫁给了李鸿章的外孙张廷重。俩家都是旧社会中的显赫家族,虽然家道中落但派头和资产都还在,也算是“门当户对”,这样的结合不知让多少人羡慕。

但外人看到的都是光鲜的一面,其中的不如意也只有当事人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张廷重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张廷重是典型的旧社会公子哥,他没有抱负,毫无志向,只是守着祖业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赌博、XD、逛妓院等等,更为过分的是他还纳妾。

如果黄逸梵是逆来顺受的旧式女子,也或许他们之间可以勉强生活。但恰恰相反,黄逸梵是一个新式女子,她看不惯丈夫的做派,于是夫妻二人开始频繁争吵。

年幼的张爱玲和弟弟经常听见父母房间里传出摔东西的声音,吓得姐弟俩不敢出声,父母感情不和儿子是最大受害者,这也为张爱玲姐弟一生的不幸埋下了伏笔。

2:

吵过、闹过张廷重依然本性不改,黄逸梵看着烂泥扶上墙的丈夫,心里的怨气越来越严重,她不甘心跟这样的男人厮守一生,跟不甘心和他一起腐朽,她就是要和命运做斗争。

于是,1924年黄逸梵要和小姑子张茂渊一起漂洋过海去欧洲留学,张廷重出动了所有的亲戚试图劝说,最后也没能改变黄逸梵出走的决心。

上世纪二十年代,女子出国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宋氏三姐妹、冰心、林徽因等等都曾在欧洲留学,但黄逸梵不同,她是一个结婚近十年的世家少奶奶,还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她的举动无疑会给人一种“不守妇道”的感觉。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当时,为了避免外人说三道四,黄逸梵的理由就是,陪小姑子去留学。要走那天,她伏在床上痛哭不止,想必心里一定有很多怨气,更有对子女的不舍。

张爱玲和弟弟眼巴巴地看着哭泣的母亲,心里空落落的,可是他们又能左右什么呢?

就这样,黄逸梵和小姑子张茂渊踏上了通往欧洲的轮船,当轮船启动那一刻,她有种和过去告别的感觉,望着那一片汪洋大海心里是畅快的。

因为从祖辈那里继承了丰厚的遗产,黄逸梵在国外的日子很惬意,因为钟爱绘画她进入了英国美术学校学习,为此还结识了徐悲鸿、蒋碧薇等人。

除此外,在上流社会的时尚圈黄逸梵也很有名气,她的衣着打扮不仅中国留学生喜欢,就连外国人也是连连称赞。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如此这般,黄逸梵终于冲破了封建家庭的阻力,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反观张廷重却是越来越沉沦。

黄逸梵刚走时,他依然本色不改,公然将姨太太接回家,过着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那是张爱玲和弟弟童年里最昏暗的时光,父亲纸醉金迷,母亲又在遥远的欧洲,他们虽然不缺衣食,但却缺爱。

转眼间,黄逸梵出国已有四年光景。张廷重却突然醒悟了,他决定痛改前非,先是将姨太太赶走,还戒掉了YP,随后不断给妻子写信请求她回国,还提到了子女的教育。

黄逸梵并非完全的铁石心肠,思来想去她决定回来试图修补一下婚姻。

3:

回国后,全家人按照她的要求从天津搬到了上海,并住进了一栋漂亮的欧式洋房。

随后黄逸梵和张茂渊将家里彻底改造,完全的欧式风格,还有后花园,每天张茂渊就是弹琴、画画,黄逸梵则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唱歌或者安静地作画,他们也经常邀请一些朋友来家里做客,一些时尚派人物坐在客厅里谈天说地。

性格内向的张爱玲受到这欢快气氛的影响,也变得活泼起来,经常笑到在地毯上翻滚,这是她童年里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

在给天津朋友写信时,张爱玲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她直言:“我喜欢这个家。花园洋房里“有狗,有花,有童话书,家里陡然添了许多蕴藉华美的亲戚朋友,家里的一切我都认为是美的顶点”。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当然,黄逸梵在改造家里的同时,也开始培养女儿,可以说在张爱玲的成长上,母亲确实耗费了不少心血,显示教她一些上等社会的礼节,还教她弹钢琴,同时不顾丈夫的反对将张爱玲送进学习学校读书。

对儿子黄逸梵并没有很上心,她觉得丈夫就算再不争气,也会考虑唯一儿子的前途,事实证明她高估了张廷重。

张爱玲以为母亲的回归,这个家就圆满了,但她想错了,黄逸梵也想错了。原来张庭重只消停了一阵,又开始捡起那些恶习,还不拿生活费试图耗光黄逸梵的钱,这样她就只能乖乖留在家里了。

如此可见,张廷重有多么的不争气。但她低估了黄逸梵,见丈夫丝毫不知悔改后,她决定离婚。

当时律师问她:“是否在考虑考虑?

黄逸梵决绝地说:“我的心已像一块木头!”张廷重无奈,只好签了字。至此张爱玲幻想中的美满家庭终究成了幻影。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离婚后黄逸梵和张茂渊在上海租了一个公寓,继续过着奢华的生活,张爱玲经常去母亲和姑姑的家,在那里她感受到了一种活力,而父亲的家透着一股腐朽的发霉的气息,她是排斥的。

1932年,黄逸梵再次出国,这一走就是四年。她再次回来时张爱玲已经读高三,她很支持女儿继续攻读大学,并为她规划了出国的各种事宜。

然而,这个安排却遭了张爱玲父亲的反对,他不但打了女儿还将她囚禁了小黑屋里近半年,差点要了张爱玲的命。

而在张爱玲被关闭的日子里,黄逸梵的经济状况也不乐观,她甚至传话:“跟了父亲你起码有钱,跟了我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最终张爱玲还是决定投奔母亲,她以为母女之间一定会相处融洽,只是没想到现实却是无情和残酷的。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母女相聚不久后,彼此间就感受到了一点别扭,归根结底是因为“钱”,按照张爱玲的说法是:“在她的窘境里三天两头伸手问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

而且当时张爱玲处于人生迷茫期,整个人给人一种萎靡不振的感觉,黄逸梵看她这个样子多少有些失望,甚至说:“看你如今这个样子,我真后悔在你生病时那么小心的守护你,还不如让你死了算了。”

这固然是气话,黄逸梵希望女儿能够独立、强大,而不是如而不是如草芥般苟活于人世。但张爱玲何其高傲,母亲的话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至此之后母女二人的关系就有些尴尬,终其一生都没有消除。

4:

1939年,黄逸梵对女儿说了一句:“我可能顾不上你了”后,就带着外国男友去了国外,对儿子她基本是遗忘的状态了。

到了国外,黄逸梵和男友到了新加坡,并在那里做起了皮包加工的生意,可两年后她的男友死于战火,她又一个人逃难到印度,曾做过尼赫鲁两个姐姐的秘书。

这些年黄逸梵拖着她的小脚,在国内和欧洲间穿梭,生活潇洒的背后却没有一个灯火融融的家,再好的旅途也不免有些飘零的感觉。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在外漂累了,黄逸梵就拖着她的行李箱再次回到上海,彼时张爱玲已经是响彻上海滩的女作家,而黄逸梵的处境多少有些不尽人意。

那日,张爱玲去码头接母亲,一向“薄情”的她,看到母亲后竟然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但心里张爱玲对母亲依然是生疏的。

这次回国,黄逸梵待了两年之久。1948年,已经近60岁的她决定再次出国,这次走后她再也没有回来。

临行前,黄逸梵带走了一张女儿的照片。那张照片在岁月的侵蚀下有些模糊,但照片上的张爱玲神态安详温顺,完全就是一个乖乖女。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黄逸梵之所以选中它,是因为这张照片比较符合母亲心中的女儿;是一个目光中含着爱意的女儿,而现实中女儿看她的眼神总带着一丝陌生和疏远。

这次出走,黄逸梵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顺遂,甚至一度在英国的工厂里做女工,在给女儿和小姑子的心中她曾提到想做女包出口的生意,但最后计划并没有实现。

期间,小姑子曾劝她回国生活,但黄逸梵并没有回来,哪怕到了晚年,哪怕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她依然享受那份自由。

1957年,黄逸梵知道将不久于人世,她想见女儿最后一面,却被张爱玲拒绝,带着这个遗憾她孤独地去世。

去世前,黄逸梵的日子并不富有,其实她本可以过得更好一点,因为她还有一箱子古董,可是她没有动,而是这些留给了女儿。

她的遗物除了一箱子古董外,还有前夫张廷重的女儿的照片,这也许是她对过去的一种缅怀吧。

她是张爱玲的亲妈,为了自由放弃婚姻、舍弃孩子,67岁客死他乡

虽然张爱玲最痛恨那段伸手和母亲要钱的日子,但在她经济拮据时,还是将母亲留下的古董拿去变卖了六百多美元贴补家用。

不知张爱玲接到遗产和母亲去世的噩耗后是什么心情,但多年以后她曾透露,如果母亲健在是不是更好。

回望黄逸梵的一生,她虽然生在旧时代,但心里渴望自由和一切“新”的东西,如果遇到一个懂她的男子,固然会有一段美好的婚姻,无奈张廷重不争气,其实他内心也爱黄逸梵,只可惜行动上不长进。

最终,黄逸梵成为出走的“娜拉”,在家庭和自由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她得到了诗和远方,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没有了儿女承欢膝下的欢乐。

这于她而言,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遗憾!

(本文原创首发,抄袭者必究!!!)

上一篇新闻

扯白|余文乐:浪子最后都会娶富家女,不是么?

下一篇新闻

有人说她是小三,她却用72年时间来证明自己不是花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