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2日 星期日

Arla宣布1.9亿欧元增产计划,蒙牛或将从中受益?

日前,丹麦乳企阿拉福兹(Arla Foods,以下简称Arla)宣布了一项高达1.90亿欧元(约合13.57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将用于在其位于德国的Pronsfeld乳品工厂内建设一套新的奶粉生产设备。

Arla成立于1881年,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现为欧洲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乳业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有机乳品供应商,旗下有牛奶、奶酪、黄油、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多种乳制产品,并拥有Lurpak黄油、Castello奶酪等引领欧洲美食界的高端品牌。Arla目前在全球拥有两万多名员工,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据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21年全球乳业20强名单,Arla以12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全球第8大乳企。

Arla宣布1.9亿欧元增产计划,蒙牛或将从中受益?

(图片说明:Arla位于德国的Pronsfield乳品工厂)

Pronsfield乳品工厂位于德国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ineland-Palatinate),目前是Arla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乳品加工基地,新的奶粉生产设备将包括一座51米高的干式工艺蒸发塔和一个新的能源中心。Arla告诉投资人,该项计划是其5年战略“未来26”中投资计划中的一项。

这套新的生产设备每年可处理68.5万吨牛奶,生产出大约9万吨优质奶粉。Arla的新产能将作为B2B业务对接食品加工行业,包括添加于巧克力或烘焙食品中。

Arla集团CEO彼得·图博格(Peder Tuborgh)表示:“让尽可能多的人们每天都能获得食物、营养品,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最大挑战,作为Arla在世界上的最大工厂,它拥有强大的出口能力,新生产设备将赋予Pronsfeld在我们的跨国成长战略中更重要的地位。”

依据建设规划,Arla计划将新产能主要用于扩大针对中东、西非和东南亚等地的国际业务,以满足这些地方对营养乳制品的持续快速增长的需求,而它将在Arla的国际业务中带来5%-7%的增收。

表面看,这是一个与中国乳业无关的事件,但有分析认为,Arla此举或许也将让蒙牛公司从中获益。有意思的是,在荷兰合作银行的2021年排名中,蒙牛仅次于Arla公司位列全球第9。

2012年6月,丹麦企业投资22亿港元入股蒙牛公司,持股约5.9%,成为继中粮之后的蒙牛第二大战略股东。凭借此次资本运作,蒙牛在当时创造了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此后,蒙牛和Arla的合作也在深化。2020年7月,两家乳企成立合资公司,面向中国日益成长的奶酪市场共同打造爱氏晨曦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于2013年开启国际化之旅后,即把东南亚列为重要目的地:2018年11月,总投资额达5000万美元的蒙牛印尼工厂正式运营,设计日产能260吨,年产值1.6亿美元,这是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布局的首个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总裁卢敏放当时表示,“印尼工厂的建成,必将提升蒙牛在整个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有力推动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快速实施”。2021年3月,蒙牛又收购东南亚冰淇淋品牌艾雪,进一步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投入。从产品上看,蒙牛品牌已经进驻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Arla宣布1.9亿欧元增产计划,蒙牛或将从中受益?

(图片说明:东南亚可能成为蒙牛和Arla合作的又一重要市场)

2021年,蒙牛启动实施了“五年再创一个新蒙牛”规划,并宣布从“中国牛”向“世界牛”转变,在此转型过程中,卢敏放要求蒙牛对全球乳业资源进行最优整合,做好全球产业链布局,用更好的方式服务上游,同时把高品质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其中,东南亚是海外战略发展的主阵地,欧美区域提供高端研发与技术来源地。

另据知食君了解,作为蒙牛的传统竞争对手,伊利也在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投入。

2021年12月10日,伊利在东南亚的首个自建工厂——伊利印尼乳业生产基地正式举行一期项目投产仪式。一期项目投资8.67亿元人民币,一、二期建成后可日产冰淇淋400万支,成为印尼单体规模最大的冰淇淋工厂。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企在东南亚建设的最大生产基地,刷新中国乳企在东南亚投资规模纪录。

因此,有媒体认为东南亚将成为中国内地之外伊利蒙牛的又一重要战场。而在这个不容有失的战斗中,如果蒙牛能够和Arla在此三度携手,那将对蒙牛实现东南亚的市场战略将起来良好的助推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新闻

为什么现在蒙牛和伊利的风评那么差?

下一篇新闻

蒙牛财报里的基本盘和新曲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