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1日 星期二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本文转载自百度贴吧:ID五杀刽子手,所有几家由他本人亲自设计,特此表达敬佩之情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机甲名称:"暴风眼"号(T.O.R.N.A.D.O.) (俄语 Центр урагана)

国别:俄罗斯

机型:Mark-5第五代机甲

建造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城)

启动日期:2035年3月26日

高度:89米

重量:3756吨

操作系统:"罗蒙诺索夫"超级计算机("Ломоносов" Супер - компьютер )

动力核心:"Xeon X5670"气冷快堆系统(" Xeon X5670 системы " быстрый реактор с газов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

准称人员:2人/次 ,1组

主要作战场地:澳洲悉尼

性能和装备:

该机甲为现今为止最大型,最重的机甲。

胸部为"Xeon X5670"气冷快堆系统,核动力高效驱动。机甲为特殊铬钛合金制成,外壳涂有"S.E.5"特殊太空防辐射涂料,有效防止核辐射及怪兽酸液污染。

(第一幅图为头部特写,驾驶舱很小)驾驶舱周围安装F4U全景军用摄像机,该机甲为唯一一台在没有侦察机传输画面的情况下拥有355°度以上视野的机甲。

机甲肩部及肘部安装CLI—IV型独立核动力发电机,把该机甲的动力发挥到极致。

机甲前胸两侧搭载H.I.T.s强脉冲温压油气炸弹,包含两阶段气溶胶点火装置使其产生的冲击波具有强劲的破坏力和持久性,均优于所有已知常规炸药,仅次于核武器。在真空压力下于五千度至六千度间点燃氧气,有效杀伤怪兽。

机甲胸部部舱中央搭载XA-4A伽玛射线发射器,定向发射可穿透任何物体远距离烧坏怪兽内脏血管。该机甲是唯一可以发出高强度伽马射线的机甲。

双手为TACGUN-XP加密型多瓣叶电浆炮,加长的手指为粒子蓄能缩短时间,射出的粒子如烟花一样向四周扩散,无法精确打击,但是覆盖区域极大,被戏称为"粒子散弹枪"。重启时间很短。

机甲每条手臂安装14台SR—71活塞式发动机,发动时气体猛烈膨胀,压强急剧增高,可达75^4.5到75^5.3个大气压,燃烧气体的温度到摄氏11200到12500度。燃气加到活塞上的冲击力可达15^8 顿。(该机甲由此拥有最强大的臂力和冲击力)

腹部中央仓安装BEPCⅡ分离扇形回旋加速器(HIRFL),可以以11公里/秒的初始速度发射较重的离子,如质子。不计空气阻力,速度为v=9898m/s,动能为½mv²=½*1*9898²=48985202J,相当于20.410500833333KgTNT当量(简便算法:做功W=FS=Gh=5000000*9.8=49,000,000J)。理论上高速的离子将会击穿怪兽,并且撞击处会产生反物质挤压怪兽躯体。

(第一幅图)机甲头部控制舱外壳写着“爱德华”(Эдвард )。

速度:6

能量:10

护甲:10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机甲名称:"长城"号(Citadel)(北约译为"堡垒号",俄罗斯译为Великая Стена)

国别:中国

机型:Mark-2第二代机甲

建造地:中国常州

启动日期:2029年7月11日

高度:84米

重量:2322吨

操作系统:“武汉A-3“核心处理器("Wuhan A - 3" core processorr)

动力核心:“F-104”熔盐堆系统(“F-104”-MSR),核动力驱动

准称人员:2人/次 ,1组

主要作战场地:日本东京战区(后转役香港战区)

性能和装备:

该机甲驾驶舱上的头部面罩可以释放,释放时覆盖整个控制舱,有效防止酸液腐蚀。

该机甲的左臂为“PzH 2019”388毫米重型榴弹炮(德语"PzH 2019" 388 mm Schwere haubitzen),德国设计。采用瑞士“阿海德”子母榴弹的国产版本30式,内装152枚子弹,母弹在发射时自动装定引爆时间,距目标8~10米爆炸。爆炸后子弹药可对目标形成一个半径为8米的弹幕群,使目标无处可逃。

瑞士厄—康公司将经多年使用考验且技术成熟的前苏联M1938式捷克加廖夫轻型机枪导气式原理,在该炮管上改进了减震技术,并控制使其作用力始终朝向后方;浮动机与炮口制退器联合作用,使其后座力降低到首发为124700 N,连发浮动时仅为110780 N。因此该炮射击振动小,射击精度高,当然后坐力其实还是很大,相当于天然的肘部火箭推进器。

速度:3

能量:5

护甲:6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机甲名称:"明日"号(Sunrise)或(Sanraizu ashita) (日语サンライズ・あした)

国别:日本

机型:Mark-4第四代机甲

建造地:东京湾

启动日期:2043年10月7日

高度:73米

重量:2250吨

操作系统:"飞鸟标记"动作系统捕捉跟踪处理器("Asuka flag" motion capture system tracking processor)(「アスカフラグ「モーションキャプチャシステムトラッキングプロセッサ或音译`Asukafuragu `mōshonkyapuchashisutemutorakkingupurosessa)

动力核心:“凤凰”磁脉冲爆震发动机("Phoenix" magnetic pulse detonation engine)(「フェニックス」磁気パルスデトネーションエンジン或`Fenikkusu' jiki parusudetonēshon'enjin)

准称人员:2人/次 ,7组

主要作战场地:日本东京战区

性能和装备:

该机甲为“海洋战争”结束前,日本建造的最后一台,也是最强大的一台机甲,日本对其可谓精雕细琢,倾尽一切国力。

头部驾驶舱的"飞鸟标记"动作系统捕捉跟踪处理器采用的技术涉及尺寸测量、物理空间里物体的定位及方位测定等方面,美国 Biomechanics 实验室、 Simon Fraser 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德岛大学都参与合力研究。

机甲整体设计调整了日本先前机甲的作战设计方针,不再以降低防守为代价突出进攻,在更加侧重综合的同时突出防守水平。

机甲肩部的两侧的长条舱室各安装7×12500只电子"萤火虫"(高爆照明飞行器),可以在夜间大范围提高能见度,密集的爆炸可以有效的干扰怪兽视线和情绪。

机甲的动力源自“凤凰”磁脉冲爆震发动机,被厚重的装甲覆盖,当然也可以打开以放射能量来进攻。

该机甲双手手掌各安装有4枚高强度的"极光"磁场发生器,同时手腕的连接器可以使最大携带量达到24枚,未开启时呈现6棱锥状,发射后类似六芒星形状的飞镖,接触后产生球状磁场包裹目标对象,呈现强烈的暗绿色光芒,同时几乎阻隔一切磁场内外能量交换(完美的核弹载体),但发射距离≤400米,直接在手部引爆可以形成天然护盾,该磁场武器由中国负责提供。

头顶的黑色型号接受器一般放下,紧贴头部,立起是可以加大信号强度。

机甲后背可以抽出一支26米长的防暴棍"Kura udo no ken"(クラウドの剣)(英译Cloud sword)(大概直译为"穿云剑"?),为锐利的八棱柱状武器,钨钢夹着高压电激活的特殊晶体,可以持续释放“明亮的”暗绿色电流。安装有全智能集散控制系统(SmartDistributedSystem)

速度:7

能量:8

护甲:7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机甲名称:"执行者"号(E.X.E.C.U.T.O.R.)

国别:此项不适用(用户访问级别:≥10)

机型:此项不适用(用户的访问级别:≥10)

建造地:1区托莱多港(Toledo),2区底特律港(Detroit),3区多伦多港(Toronto),4区西雅图港(Seattle),5区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俄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英语:Vladivostok),6区秦皇岛港,7区大连港,8区泉州港,9区珠海港,10区香港,11区高雄港,12区新加坡港(Singapore),13区悉尼港(Port Jackson),14区利马港(Lima),15区上海港(具体地点保密,用户的访问级别:≥10)

启动日期:2045年1月1日(用户的访问级别:≥10,已编辑)

高度:85米(用户的访问级别:≥10,已编辑)

重量:1995吨(用户的访问级别:≥10,已编辑)

操作系统:"无限视界"智慧计算机(INFINITE HORIZON Intelligent computer)(用户的访问级别:≥10,已编辑)

动力核心:"超越星尘"凝态反物质冷核融合发动机("Beyond Stardust" condensed matter antimatter cold fusion engine)(用户的访问级别:≥10,已编辑)

准称人员:此项不适用(用户的访问级别:≥10)

主要作战场地:此项不适用(用户的访问级别:≥10)

性能和装备(已编辑公开部分用户的访问级别:≥10,未编辑部分用户的访问级别:>10)

该机甲为服役时间最晚的机甲,全球176个国家国防部与共计52827名科学家,747720名专业工程师参与研发,投入不计(超过中等收入国家114年国民生产总值,以2025年为标准),官方宣布于2043年工程样机研发成功,2044年实战测验通过,2045年正式投产,2053年完全生产标准化。

该机甲最初由中美两国毅然投产。美国生产了"执行者"号(E.X.E.C.U.T.O.R.),"忠诚者"号(A.L.L.E.G.I.A.N.T.),"当权者"号(A.U.T.H.O.R.I.T.I.E.S.)。中国生产了"光禄"(H.A.L.O.)号,"振威"号(S.T.A.B.I.L.I.T.Y.),"耀武"号(H.E.G.E.M.O.N.Y.)。该机甲而后陆续拥有了15个专属生产基地(即上文15个区),生产完成后即在本区驻防。由于美国于2043年7月14日率先完成首台工程样机"执行者"号的建造,于是由此奠定了本系列机甲的名字。

联合国采取最高级国际保密政策,仅5个常任理事国与环太平洋联合军防部队(PPDC)创始成员国首脑与国防部长有权限阅读相关资料。

"无限视界"智慧计算机(INFINITE HORIZON Intelligent computer)为融合了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计算机,人类情感介入人工智能的"无限智慧",进行操作。

"超越星尘"凝态反物质冷核融合发动机("Beyond Stardust" condensed matter antimatter cold fusion engine)为"国际冷核聚变实验堆计划"(The plan of international cold ITER)的产品,ITER组织理事会主持研究与制造工作,合作承担ITER计划的七个成员是欧盟、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美国,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国家和主要的亚洲国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

联合国安理会与PPDC与2049年下发的《关于取得环太平洋地区永久性胜利的决议》(又名《2049宣言》)中指出要在7年内用该机甲替代此前所有服役机甲。

(您无权限继续访问余下内容,下文用户的访问级别:>10)

速度:未定义(您无权核查此数据,用户的访问级别:≥10)

能量:未定义(您无权核查此数据,用户的访问级别:≥10)

护甲:未定义(您无权核查此数据,用户的访问级别:≥10)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机甲名称:"神武"号(Hao sho)(日语シェン ウー ハオ)

国别:日本

机型:Mark-3第三代机甲

建造地:三菱重工业神戸造船所 (神戸市兵库区)

启动日期:2030年9月23日

高度:81米

重量:1622吨

操作系统:“広岛”数字化核心处理器("Hiroshima" Digital core processors)

动力核心:“天城”脉冲爆震发动机 (“Amagi”PDE)

准称人员:1人/次 ,3组

主要作战场地:日本东京战区

性能和装备

脉冲爆震发动机(PDE,Pulse Detonation Engine)是一种基于爆震燃烧的新概念发动机。爆震燃烧产生的爆震波使可爆燃料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常规型压力可高达100个大气压,温度可达2000℃。该机甲采用压力可高达127个大气压,温度可达2880℃),同时胸口可以释放脉冲式爆震波。

机甲采用外骨骼附着板甲的设计,简化了所有的零件,减少单人驾驶的精神压力。

图中驾驶员手持名为的剑属于太和一文字则宗(しょうわてんのういちもんじ のりむね),命名为Keldrew Katana,是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的一种(就是日本刀的一种),由日本成平刀会打造,刀身安装有'Checker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器,驾驶员身上安装Temposonics(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传感器是在锤炼时和刀一起打造成型的。驾驶员手持的剑单独与机甲手持的剑武器,这种全智能集散控制系统(SmartDistributedSystem)通俗的说就是驾驶员连接机甲,驾驶员的剑连接机甲的剑。如此一来,该机甲的灵活性大大加强(驾驶员的传感器为身上的圆圈,传感到机甲身上的圆圈,此举加强连接的契合度)。

机甲手持的武器安装有D. W. Kerst 800KeV质子静电感应加速器(1KeV=1×103eV),使武器表面磁化区附着高温的离子电荷(图中蓝色区)。

图中为机甲进行传感测试,机甲有剑鞘的设计(也安装了),初次实战后该设计就被废止,改为以电磁场吸附。

该机甲共2台,即"神武"号(Hao sho),"妙高山"号(JS Myōkō)(日语みょうこう)

速度:7

能量:6

护甲:4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机甲名称:胡蜂号(PAPER WASP)

国别:美国

机型:Mark-5第五代机甲

建造地: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启动日期:2037年1月14日

高度:79米

重量:1877吨

操作系统:“蜂巢思维1945”硅晶体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Hive mind" 1945 silicon quantum transmission computer)

动力核心:“霍尔-量子”传送波发动机(“Hall-Quantum”traveling-wave engine)

准称人员:2人/次 ,2组

主要作战场地:美国洛杉矶战区

性能和装备

该机甲的负责单位是诺福克海军基地。该机甲为机甲“大黄蜂号”的研制提供了理论数据和实地测验评估,二者机型不同但存在一定技术联动性

“蜂巢思维1945”硅晶体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美国的实验性超级计算机

“霍尔-量子”传送波发动机尝试将热量转换成电能的效率从过去的2%提高到7%

胸口是“芬尼根”反重力冲击光束武器(“Finnegans” repulsor Ray Weapon)较之大黄蜂号,其更加经济,虽然威力大减

机甲有先进的光学致变系统,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可实现用户数据的实时反映

机甲背部安装量子电动力喷射器,实现直立状态下235.75米范围内的高速移动

机甲安装有“TR”实验性大功率“蜂鸣器”,发出干扰神经系统的噪音。

机甲手部安装的“埃斯”冲击型发动机("Ace" shock type engine)是对机甲拳击力度的极度放大,一直延伸到肩部的“松林”离子高能传送系统("Pine" ion high-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将“芬尼根”反重力冲击光束武器的余热传送至手部乃至整个手臂的发动机上,机甲启动时,手腕和手臂上会有持续的带状蓝光。

速度:9

能量:9

护甲:8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机甲名称:大黄蜂号(H.O.R.N.E.T.)

国别:美国

机型:Mark-5第五代机甲

建造地:纽波特纽斯造船厂(NNS&DD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邻近汉普顿锚地。)

启动日期:2038年6月30日

高度:81米

重量:1792吨

操作系统:“蜂巢思维1994”硅晶体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Hive mind1994”silicon-based NMR quantum computer)

动力核心:“霍尔-洛斯阿拉莫斯”传送波发动机(“Hall-Los Alamos”traveling-wave engine)

准称人员:2人/次 ,1组

主要作战场地:澳洲悉尼战场

性能和装备

建造该机甲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 and Drydock Company,NNS&DD),简称为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私人造船厂。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是目前美国唯一可建造超级航空母舰的造船厂,并与邻近的美国海军诺福克海军基地有紧密合作关系。该机甲的负责单位正是诺福克海军基地。

“蜂巢思维1994”硅晶体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是美国新型超级量子计算机。普通的数字计算机在0和1的二进制系统上运行,称为“比特”(bit)。但量子计算机要远远更为强大。它们可以在量子位(qubit)上运算,可以计算0和1之间的数值。就是说该机甲可以完全控制战局信息,甚至控制以数字计算机运行的其他机甲(只要驾驶员不会崩溃),科学家真正研究以此法控制怪兽神经的可能性。

并且“霍尔-洛斯阿拉莫斯”传送波发动机可以将热量转换成电能的效率从过去的7%提高到18%。这意味着同样的核反应堆提供的电力能够增大一倍半。

驾驶员穿着特殊的驾驶服,后脑和脊椎后安装QED神经节(类似一对蜘蛛腿),连接时神经节于量子计算机接口相连接,实现计算机于驾驶员的无缝连接,这样一来驾驶员无需连接机甲,计算机代驾驶员操控,该方法更简单,保险。

胸口是“行星”反重力冲击光束武器(“planetary” repulsor Ray Weapon),发射发射强大的电弧脉冲炮,并可以随意调整脉冲炮的光束大小。该装置主要由于近距离喷射形成一个持续存在的离子护盾。

机甲有最先进的光学致变系统,机甲面部可以覆盖面部防护盾,同时一层驾驶舱显示镜覆盖原驾驶舱的显示镜,覆盖上的显示镜呈现蓝紫色,驾驶舱的界面色也由原来的蓝色变成蓝紫色,此时进入“发射待命系统”(也称瞄准系统)。

机甲背部可以伸出两对腔室量子电动力发射器(蜘蛛腿的样子,末端为发出黄色亮光的晶体,就是腔室量子电动机)腔室内有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就是塔崩(Tabun)毒素的喷射器。

机甲安装有“TRAP”大功率“蜂鸣器”,可发出损伤神经系统的噪音。其实这是电磁脉冲发射器(EMP),可以发出强大的电磁脉冲,损伤怪兽的神经。

速度:10

能量:10

护甲:8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机甲名称:"独立"号(I.N.D.E.P.E.N.D.E.N.C.E.)

国别:美国

机型:此项不适用(用户的访问级别:>9)

建造地:纽波特纽斯(具体地点保密,用户的访问级别:≥9)

启动日期:2040年1月8日(用户的访问级别:≥7,已编辑)

高度:78米(用户的访问级别:≥7,已编辑)

重量:1755吨(用户的访问级别:≥7,已编辑)

操作系统(用户的访问级别:>7,已编辑):“理论与实践1920”量子光学硅晶体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Mens et Manus1920”quantum optics silicon-based NMR quantum computer),“D-Wave”液态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D-Wave”liquid-state NMR quantum computer)

动力核心(用户的访问级别:>7,已编辑):“基督与教会1692”凝态物质低能量冷核融合发动机(“Christo et Ecclesiae1692”condensed matter nuclear low energy nuclear reactions)

准称人员:此项不适用(用户的访问级别:≥9)

主要作战场地:此项不适用(用户的访问级别:>9)

性能和装备(已编辑公开部分用户的访问级别:≥7,未编辑部分用户的访问级别:>9)

“基督与教会1692”凝态物质低能量冷核融合发动机是一种低温核聚变发动机,冷聚变又名冷核融合,是所用更正式名称--"低能量核反应"(low energy nuclear reactions, LENR)--的通俗名称,隶属于凝态物质核科学(condensed matter nuclear science,CMNS)的范畴。

“理论与实践1920”量子光学硅晶体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可以对怪兽的神经加密系统进行暴力破解,而传统计算机的破解时间为指数时间,更准确地说,是O(2^N),其中n为密钥的长度。而量子计算机可以利用Grover算法进行更优化的暴力破解,其效率为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三

(您无权限继续访问余下内容,下文用户的访问级别:>9)

速度:10(您无权核查此数据,用户的访问级别:≥9)

能量:10(您无权核查此数据,用户的访问级别:≥9)

护甲:10(您无权核查此数据,用户的访问级别:≥9)

我们开始创造世界——《环太平洋》八款全新机甲设计(非官方)卷一

怪兽生存手册:《环太平洋》世界观二至五级36种怪兽完全解析

《环太平洋》中美日俄澳五款巨型机甲全方位数据分析点评

炸裂!《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机甲怪兽全方位解析点评

上一篇新闻

演讲实录丨周明:预训练模型在多语言、多模态任务的进展

下一篇新闻

飞思乐十周年谭盾突然现身将音乐会带入高光时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