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1日 星期六

TVB金牌监制:那些年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港剧“幕后大佬”们(下)

一部TVB剧的诞生,台前演员的表演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其幕后灵魂人物——“监制”则更为关键。

在TVB剧中,监制的重要性就相当于电影的导演,从故事大纲的确定,到演员的选拔,再到具体的制作,所有事务皆离不开监制。可以说,一部剧的成败得失是直接由监制决定的,监制就是TVB剧的掌舵人。

五十一年来,TVB这个巨大的“造梦工厂”每年都要制作二十几部电视剧。一批又一批从业人员在这里被孕育为优秀的创作人,其中让内地观众津津乐道的金牌监制就有十几位。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为大家介绍了8位TVB历史上的金牌监制,今天继续介绍(下)篇。

李添胜TVB金牌监制:那些年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港剧“幕后大佬”们(下)

1948年出生,被圈内人尊称为“添哥”。21岁便加盟TVB的李添胜一共在公司服务了43年,是资历最老的监制,门生无数。

他最早从布景组做起,后机缘巧合在《欢乐今宵》节目短片中客串演出“扫街茂”一角,开始被大家熟悉。钟情于幕后工作的他,没有向台前发展,却选择从摄影、场务、编导、助导等基层工作做起,逐步累积经验。经过10年的打拼,他终于坐上了监制的位置。

李添胜制作的经典剧集数不胜数,为TVB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他早年曾创作了轰动香江的《狂潮》、《网中人》等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翻拍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等一系列金庸武侠剧,且部部都成了粉丝推崇备至的经典。他也因此赢得了“金庸剧御用监制”的美誉。

2009年和2010年,他相继推出的两部《巾帼枭雄》有口皆碑,不仅为港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观众对TVB重拾信心,也成功将黎耀祥和邓萃雯推上视帝、视后宝座,令二人人气急升,重攀事业巅峰。

除了制作出色外,添哥在选角上亦是眼光独到,点石成金——今时今日的多位巨星如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郑裕玲、刘嘉玲、古天乐,乃至近年爆红的“柴九哥”黎耀祥等,都是由添哥大胆起用才当上主角的。就连向来甚少公开致谢的周星驰,也在凭《少林足球》荣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时,特别感谢了李添胜当年对他的启发。

代表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雪山飞狐》、《碧血剑》、《巾帼枭雄》、《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等。

潘嘉德TVB金牌监制:那些年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港剧“幕后大佬”们(下)

1948年出生,TVB悬疑侦破剧大师,凭借一系列经典警匪刑侦剧成就“金牌监制”的地位。

1974年考入无线电视第四期艺员训练班,自知不适合幕前发展,于是转往幕后。不得不说,这个决定是相当明智的,不然日后观众也无缘欣赏到如此多的高水准刑侦剧了。

潘嘉德最脍炙人口的作品非《刑事侦缉档案Ⅰ-Ⅳ》和《鉴证实录Ⅰ&Ⅱ》莫属,一个曾创下历年来的收视新高,一个是法证题材的巅峰之作。

两部佳作皆是TVB刑侦职业剧的“霸主”,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非常逼真地再现了警察侦破和法医鉴定的过程,其布局精巧,推理严密,节奏紧凑,情节设计扣人心弦,让人欲罢不能。

此外,在内地广受欢迎的职业剧《冲上云霄》、《on call 36小时》;同样创下高收视神话的《再生缘》、《酒店风云》、《婚前昏后》、《女人唔易做》;以及TVB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岁月风云》等大制作也都出自潘大师之手。

潘嘉德服务TVB四十余年,拍剧无数,捧红一众当家小生花旦,亦成就了陶大宇、郭可盈、古天乐、宣萱、林保怡、陈慧珊这几对经典荧幕情侣档。难怪今年十月他举行70岁寿宴兼荣休宴时,现场群星拱照,阵容堪比无线台庆!

代表作品:《刑事侦缉档案Ⅰ-Ⅳ》、《鉴证实录Ⅰ&Ⅱ》、《冲上云霄》、《on call 36小时》、《岁月风云》等。

王心慰TVB金牌监制:那些年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港剧“幕后大佬”们(下)

1954年出生,是除梅小青外另一位至今仍活跃在一线的无线金牌女监制,行内尊称她为“Amy姐”。她1976年入行,原为亚洲电视监制,1989年加入TVB,至今已近三十年。

她所监制的剧集虽然谈不上高成本大制作,却有很明显的个人风格——故事好看,曲折离奇,喜欢细腻剖析真实的人性,总离不开“人情”二字。

1994年由她监制的《第三类法庭》至今仍被很多TVB迷奉为经典,之后的《烈火雄心》三部曲、《天幕下的恋人》、《翡翠恋曲》、《真相》、《巨轮》、《忠奸人》等均有相当不错的收视。

这位更偏爱拍“男人戏”的女监制总渴望透过剧集传达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毫不留情揭穿人性的假丑恶。因此,她既能打破港剧的一贯套路,推出新鲜有趣又接地气的轻喜剧;也能颠覆自我,推出《真相》这样的“重口味”律政剧,将种种极具争议的人伦案件搬上荧屏,带给观众连场震撼。

王心慰说自己平时就喜欢观察演员:“对于演员,我能够看到观众看不到的部分。有些人觉得我选某个演员去演某类角色很冒险,但其实我不这样觉得。我对演员有信心。”

郑嘉颖、陈展鹏都是因为王心慰的慧眼识珠才有机会担纲主角并夺得“视帝”。他们也因此与王心慰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

代表作品:《第三类法庭》、《烈火雄心I&Ⅱ》、《天幕下的恋人》、《真相》、《巨轮》、《忠奸人》等。

邝业生TVB金牌监制:那些年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港剧“幕后大佬”们(下)

前TVB金牌监制,警匪剧专家,1984毕业于树仁新闻系,后加入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由助理编导开始做起,直至1995年晋升为监制。

在TVB的十年里,邝业生一共监制了14部作品,以警匪片和古装喜剧片为主。《扫黄先锋》、《反黑先锋》、《皇家反千组》以及“大热神剧”《陀枪师姐Ⅰ-Ⅳ》都是他的作品。

同样是拍摄警察故事,邝业生的创作风格却和潘嘉德有很大不同。潘嘉德的创作重点是办案,办案过程充满悬念,让人很难猜到真相,且通常是一个案子侦破后另一个案子又发生,每个案子3—5集。而邝业生的重点是警察的爱情、婚姻等私生活,工作方面经常同时办两个案子,而且案子的侦破过程大多没有悬念,侦破的时间也不固定,有的1集就破案,有的则拖了近10集。

从可看性上来说,邝业生不如潘嘉德,因为观众对他的作品不大会有欲罢不能的效果;但从真实性上来说,邝业生无疑远胜潘嘉德,因为潘嘉德的作品太过“戏剧化”,情节之离奇和巧合难免脱离现实,而邝业生的剧集则与警察的现实生活较为接近。

邝业生不但一手包办了大量的无线警匪剧,还是拍摄轻喜剧的好手,他的古装轻喜剧代表作是《醉打金枝》和《金装四大才子》,风格轻松搞笑,一度被视为港剧的主流之作。

代表作品:《陀枪师姐》系列、《扫黄先锋》、《反黑先锋》、《醉打金枝》、《金装四大才子》、《谈判专家》等。

刘家豪TVB金牌监制:那些年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港剧“幕后大佬”们(下)

1953年出生,TVB金牌监制,人称“家豪哥”,在香港电视圈工作超过三十年。1975年毕业后先后加入丽的电视、亚洲电视,1986年加入TVB,1987年晋升为监制。他的妻子是无线金牌监制梅小青。

刘家豪和梅小青于1981年结为连理,原是亚视的一对幕后夫妇。1987年,在刘家豪过档TVB的9个月后,梅小青也加盟了无线。

刘家豪堪称炮制家族恩怨剧的老手,同时也擅长“无厘头”。1988年的《豪情》,1989年的《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1991年的《大家族》,1992年的《巨人》......从他的作品“成绩单”上便可看出他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巨人》或许算不上最好的剧集,但绝对算得上九十年代TVB时装剧的代表作之一。而《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更是一手捧红了当时还在跑龙套的周星驰。可以说,周星驰日后风靡亚洲的“无厘头”正是源自这部《盖世豪侠》。因此,称刘家豪是“无厘头”风格的祖师爷一点也不为过。

家豪叔近年来最风光的战绩当数《溏心风暴Ⅰ&Ⅱ》,该系列剧曾创下最高五十点的本地收视纪录。

代表作品:《巨人》、《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大家族》、《溏心风暴Ⅰ&Ⅱ》等。

徐遇安TVB金牌监制:那些年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港剧“幕后大佬”们(下)

TVB 著名监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无线工程部担任视讯员。由于经常在导演左右帮手,对电视剧制作渐生兴趣,后在曾励珍的鼓励下,转职成为助理编导。1988年,他离开香港到新加坡发展,并晋升成为监制。

1993年,徐遇安重回无线担任监制,代表作品《阿sir早晨》、《餐餐有宋家》、《真情》、《十月初五的月光》、《皆大欢喜》、《天天天晴》、《读心神探》、《爱·回家》等均口碑甚佳,其中《真情》、《皆大欢喜》、《爱·回家》更是缔造了TVB处境剧(情景剧)收视佳绩,成为城中热话。

《真情》共拍摄了1000多集,从1995年播至1999年,是TVB史上最长的剧集,堪称“电视界的马拉松”,几乎TVB能数得上名字的演员都在其中露过脸。

古装情景喜剧《皆大欢喜》一共有300多集,气氛喜庆,台词很潮很幽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小人物形象,令人百看不厌。

《十月初五的月光》(又名《澳门街》)是港产家庭伦理剧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佳作,获得过“亚太电视大奖最佳连续剧”奖。剧中佘诗曼饰演的祝君好与张智霖饰演的文初之间纯美却又遗憾的爱情感人至深,火遍两岸三地。

TVB式监制和编审制度

内地和台湾有制片人、执行制片、导演的划分,制片人一般是投资方,不管剧组的具体事务;执行制片承担了部分监制的工作,但是他们不会管具体拍摄的“技术活”;导演一般只有两到三位,由总导演统筹。

但是香港高压密集式的拍剧,同时会有四位导演在拍摄,不论时间还是金钱成本都要控制得很好,所以执行制片和总导演的活就落在了一个人的头上,那就是监制。

监制更像是一个承包商,先向电视台争取到了制作权,然后再分批划分到各个部门。这样的分工可以确保日播的电视剧不会因为导演的个人风格而四分五裂。

在TVB剧中,监制和编审拥有项目主导权。故事构思、演员选择、制作统筹、后期制作等皆由监制全权负责,而编审则负责对剧本进行总体把关。

一般来说一个编审会带两个编剧(根据剧集的集数确定),以Round(周期)来计算创作节点,每个Round里每个编剧写5集到7集。编剧写出初稿后,编审负责修改和策划接下来的剧情走向。约两个Round之后,剧本已有十五六集,剧组就可开始拍摄,一般一部20集的电视剧拍摄时长为3个月。

遇到重要戏份时,编审会亲自写剧本,监制也会亲自导演。因此对于港剧的受众来说,一部电视剧的监制和编审是谁,尤为重要。“金牌”的美誉在TVB意味着“顶级”,也是剧集质量的保证。

在TVB从事电视剧制作方面的工作门槛很低,几乎不需要什么专业要求,从场记、场务、节目助理、初级编剧做起均可,而且这些岗位最后都有机会晋升到电视剧的最高统筹——监制。

不过,TVB的每一项工种都严格细分,编导、编剧、导演,全部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想要一步登天是绝不可能的。每一次晋升平均需要3至5年的积累,如果遇到人事变动,刚好有空缺,可能才有机会走一下捷径,缩短所需时长。

从普通底层到监制,平均需要20年左右,而从普通监制成长为金牌监制,时间就因人而异了。

推荐阅读:TVB金牌监制:那些年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港剧“幕后大佬”们(上)

“西瓜家的放映厅”:坚持先娱己后娱人,做有深度的原创影评、剧评、娱评分享者。

上一篇新闻

逸轩家俬有限公司

下一篇新闻

香港娱乐圈真的很缺有号召力的新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