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造肉上了中国餐桌 | 消研所盘点
相比国际市场的速食和炸物,人造肉上到中国餐桌后,内容和可能性明显丰富了起来。
图片来源:星期零官方微博
3月12日,国内创新型人造肉公司星期零STARFIELD宣布完成数千万融资,无独有偶,几天后,美国知名人造肉品牌Impossible Foods宣布获得约5亿美元融资。在去年热潮之后,将人造肉搬上中国餐桌又一次引发话题。
何为人造肉?
目前人造肉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植物肉」,主要是用大豆、豌豆的植物蛋白、氨基酸和脂肪混合而成。二是「培育肉」,主要从活体动物身上提取少量干细胞,再在实验室里将其培养为肌肉组织。
不过出于技术、成本的考量,目前中国和国际市面上流行的人造肉都是第一种,也就是「植物肉」。
消研所(ID:trendmakers)探究人造肉火爆的背后,分析出几点原因:一是人们对其有强烈的新奇感,抱着想要“尝鲜”的态度去消费。二是在保护环境、保护动物概念的全球推广下,消费人造肉成为一种追求潮流的生活方式。三是人造肉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添加更多人体所需营养,这也与当下人们普遍崇尚的健康生活态度不谋而合。
在国内,人造肉其实有悠久的历史,大家童年里的“香菇肥牛”就是早期的人造肉,即「素肉」,技术含量要求不高,实际是一种对肉类进行模仿的豆制品,离真肉的味道、口感差距很大,容易包含较重的豆腥味。素肉的流行在中国诞生出老牌企业齐善、鸿昶等。
近年来人造肉产业量产的「植物肉」是「素肉」的升华,会在口感、色泽、香气上都更接近真肉,因此对技术要求提升很多。
2018到2019年,美国的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相继“出圈”,和大牌速食餐厅的联名让这两家人造肉公司从国外火到国内。于此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不少生产植物肉的新兴人造肉企业,在研发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也创新地将人造肉融入更多中华料理。今天,消研所(ID:trendmakers)就来盘点一下国内外的人造肉品牌。
星期零Starfield
“网红”人造肉公司
星期零Starfield人造肉夹馍,图片来源:星期零Starfield官方微博
| 成立时间:2019年8月
| 成立地点:深圳
| 创始人背景:创始人Kiki一直都密切关注植物肉领域
| 投融资状况:天使轮融资:数千万。由愉悦资本、经纬中国、以及美国知名植物基投资机构New Crop Capital投资
| 明星产品:春天的丸子、藤椒植物肉肠粉
目前,星期零Starfield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研发团队与生产基地的人造肉企业,所研发的人造肉为植物肉,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公司拥有五条人造肉生产线,年产量可达 20000 吨,生产全流程均采取自有方案。
在口味和外观上,星期零Starfield做出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与国外普遍使用血红素不同,他们运用红甜菜的植物模仿肉的血色,没有涉及到转基因工程。此外,为了不给产品添加香精,星期零Starfield迭代的3.0产品通过解析肉类脂肪酸的构成,使用了植物脂肪酸定向氧化技术,使产品释放出更接近真肉的香气。
去年11月,星期零Starfield联名「奈雪的茶」推出人造肉汉堡。12月,发起国内首个以植物肉为主食的展会“未来停泊站”, 邀约拉面说、奈雪酒屋等数十家餐饮品牌推出植物肉外卖产品。星期零Starfield的目标是将更多人造肉融入中华料理中。
藤椒植物肉肠,图片来源:星期零Starfield官方微博
消研所(ID:trendmakers)观察到,如今星期零Starfield已经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约200+家餐厅里,从西餐到中餐都研发出植物肉产品。其中包括和红荔村(深圳)合作推出的“藤椒植物肉肠粉”、和 Tomacado 花厨(京沪深)推出的“春天的丸子”等等。
经过3月的融资后,星期零Starfield会将资金用于研发鱼肉、鸡肉、猪肉等更多类别,并开发不同场景的植物基食品,比如零食、常温料理包等。
珍肉
国内首家“植物肉创业公司”
图片来源:珍肉官方微信
| 成立时间:2019年5月
| 成立地点:北京
| 创始人背景:创始人吕中茗涉足人造肉之前,曾创办过蛋白棒品牌「腹愁者」
| 投融资状况:种子轮融资:500万。由天使投资人王展及团队自有资金投资
| 明星产品:人造肉鲜肉月饼、叉烧酥、咖喱肉丸、XO肉酱
去年10月,珍肉创始人吕中茗登上CCTV-2央视财经频道,现场制作人造肉料理,在人造肉风口成为国内市场推广的先行者之一,珍肉也被媒体称为“国内首家植物肉创业公司”。
技术角度而言,珍肉生产人造肉时用的是「5D拟真技术」,从生物分子层面解析肉,从而在色、香、味尽可能“模仿”真肉。此外,创始人吕中茗公开表示,珍肉目前与中美两所大学有合作,未来拟建立联合实验室储备技术配方和科技人才。
通过月饼打造人造肉爆款是珍肉的策略之一。去年中秋节珍肉在天猫平台出售“人造肉鲜肉月饼”,售价88元一盒,每盒6个,限量3000盒,三天销售过半。
图片来源:珍肉官网
在月饼之后,珍肉陆续研发出叉烧酥、咖喱肉丸、XO肉酱、肉排等形式,在“良食峰会”等食品展会上展露头角,让人造肉越来越满足中国胃。
注: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钛媒体旗下全球一级市场数据库TMTBASE
株肉
高端植物肉品牌
图片来源:株肉官方微信
| 成立时间:2019年12月
| 成立地点:上海
| 创始人背景:创始人为Franklin,崇尚植物基饮食
| 投融资状况:暂无
| 明星产品:人造肉炸酱面、砂锅茄子
株肉隶属于上海优脍国际集团,这是一家专注于为全世界消费者开发和提供植物基食品的公司,植物肉是其重要的产品之一。
相比其他,株肉植物肉的食材组成更丰富,由非转基因大豆、香菇、魔芋、椰油等纯植物成分制成,目前只生产人造猪肉。
创始人Franklin童年最爱的是猪肉,近年来他开始崇尚植物基饮食。2019年在美国尝到了Impossible汉堡和Beyond香肠后,他立即产生将人造肉融入中华料理的念头。
消研所(ID:trendmakers)发现株肉目前的推广策略之一,是和上海的知名主厨及美食KOL合作推出创意菜品。其中包括和意大利主厨Riccardo合作的株肉鹰嘴豆浓汤,和中国主厨David合作的株肉烤茄子。
株肉烤茄子,图片来源:株肉官方微信
在合作伙伴方向上,株肉也早有布局。去年12月,株肉和上海素食主义者社群——维根社区(VoS)建立合作关系,VoS的目标是将上海的素食类餐厅增加到几百家。今年1月,株肉和威定海鲜IS Seafood签订分销协议,后者是业内领先的专业海鲜B2B供应商,与国内不少高级餐厅有合作。
目前,株肉与很多上海创意料理餐厅已经联手,包括和Canto Table餐厅一起推出砂锅茄子,和Pie Society餐厅推出Pecan Pie,Cantina Agave餐厅也将株肉放进自己的“秘密菜单”中。Franklin表示,用几个月时间,株肉会先出现在上海的主流餐桌上,之后会向全国扩张。
Omnipork新猪肉
一早拥抱电商的人造肉
Omnipork新猪肉麻婆豆腐饭,图片来源:Omnipork新猪肉官方微博
| 成立时间:2018年
| 成立地点:香港
| | 创始人背景:创办Omnipork新猪肉前,创始人杨大伟是人造肉大厂Beyond Meat 的早期投资者,同时也是该品牌在美国以外市场的代理商
| 投融资状况:暂无
| 明星产品:麻婆豆腐饭、咖喱肉沫饭
Omnipork新猪肉来自香港食物科技公司Right Treat,由加拿大食物科研团队历时两年研发。Omnipork新猪肉的团队表示,他们的人造肉比真猪肉营养成分更高——其饱和脂肪减少71%,热量减少62%,同时可以提供更多膳食纤维、233%钙和53%铁。
Omnipork新猪肉的绞肉形式有利于中华料理的各种延展。据21世纪商业评论报道,香港连锁餐饮品牌「大快活」推出用Omnipork新猪肉烹饪的麻婆豆腐饭、咖喱肉沫饭等菜品后,销量超出预想的10倍。 目前,市面上已经可以看到Omnipork新猪肉推出的“猪肉炒河粉”、“猪肉包子”、“猪肉珍珠饺”等新品。
图片来源:Omnipork新猪肉脸书官方账号
创始人杨大伟长期专注人造肉企业,并早早铺路。2012年他在香港联合创立了绿色生活方式平台「Green Monday」,推广“每周吃一天素食”,这也为香港人造肉的发展提供了更完整的饮食文化基础。
从香港起步以后,Omnipork新猪肉也很快拥抱电商。2019年11月,Omnipork新猪肉入驻天猫平台后,受到热烈欢迎,两天就售出4000件商品,相当于1吨重。
同时,消研所(ID:trendmakers)观察到Omnipork新猪肉已经领先布局东南亚市场。产品已进入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新加坡、泰国市场,其中包括和台湾知名快餐店「八方云集」推出的人造肉水饺、锅贴,和Wagas推出的番茄肉酱意面,和新加坡知名连锁咖啡店Privé推出人造肉汉堡等。
注: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钛媒体旗下全球一级市场数据库TMTBASE
Beyond Meat
第一家上市的人造肉公司
图片来源:Beyond Meat脸书官方账号
| 成立时间:2009年
| 成立地点:美国
| 创 始人背景:创始人Ethan Brown是一名素食主义者,此前在能源行业工作
| 投融资状况:2019年5月2日上市。此前,曾获得知名风险投资机构 KPCB 的支持,还吸引了一批背景各异的名流投资人,包括:比尔·盖茨、Twitter 联合创始人、好莱坞明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上市前的融资规模为1.22亿美元
| 明星产品:Beyond Burger
2019年,Beyond Meat成为第一家人造肉上市公司,IPO 当日股价收涨 163%,至 65.75 美元,创下了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佳 IPO 首日表现。目前公司市值约36亿美金。
Beyond Meat最初生产冻鸡肉替代品。2016年,他们研发出了使用豌豆蛋白、酵母提取物和椰子油制成的全素牛肉替代品:Beyond Burger 肉饼。这是全球首款外观与真正牛肉看不出差异的植物肉饼,并且不含转基因生物、大豆或麸质。这款肉饼的诞生奠定了Beyond Meat在人造肉行业的老大地位。
图片来源:Beyond Meat脸书官方账号
Beyond Meat的制作核心为:通过从植物中提取并重组动物肉的核心要素——氨基酸、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成分,生产纯植物性肉制品。同时,用甜菜提取物为植物肉着色,用椰子油让它变的鲜嫩多汁。
在产品创新方面,Beyond Meat一直在实践的路上。从最早的2016年植物肉排开始,2017年,公司推出植物香肠Beyond Sausage,2019年,推出植物牛肉排 Beyond Beef,今年三月,又推出早餐香肠肉饼Beyond Breakfast Sausage。
消研所(ID:trendmakers)发现,在合作餐厅的选择上,Beyond Meat大都选择速食店。2019年8月,Beyond Meat宣布与百胜餐饮集团旗下的肯德基和赛百味合作,推出植物肉炸鸡和植物肉三明治。8月27日,公司在美国亚特兰大一家肯德基餐厅测试「植物肉炸鸡」 ,不到5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2019年10月,Beyond Meat与麦当劳合作,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28家餐厅试销售植物肉汉堡,商品名为P.L.T.(Plant. Lettuce. Tomato)。今年1月,麦当劳宣布将加拿大试点门店从28家扩大至52家。
目前,Beyond Meat在美洲、欧洲、亚洲和澳洲都有市场布局,产品在海外的13000个零售和餐饮渠道有售。公司表示,2020年将会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
注: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钛媒体旗下全球一级市场数据库TMTBASE
Impossible Foods
让植物肉从实验室走到餐桌
图片来源:Impossible Foods脸书官方账号
| 成立时间:2011年
| 成立地点:美国
| 创始人背景:创始人Patrick O. Brown此前担任斯坦福医学院化学系教授,他认为人造肉的关键在于破解真肉“肉香”的分子密码
| 投融资状况:Impossible目前共经历6轮融资,先后拿到了比尔·盖茨、Jay-Z等名人和Temasek、Horizons Ventures、 Google Ventures等一线VC投资, 累计获得13亿美元融资
| 明星产品:Impossible Whopper
美国另外一家唯一可以和Beyond Meat抗衡的人造肉公司是Impossible Foods。
与Beyond Meat不同的是,Impossible Foods创始人Brown带领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了5年的研究,从大豆根部提取出豆血红蛋白分子,该蛋白含有的「血红素」(heme)是形成肉类色泽和口感的关键因素,可以模拟真肉在“流血”,从而解决了人造肉的“口感”和“卖相”。
图片来源:Impossible Foods脸书官方账号
消研所(ID:trendmakers)观察到,Impossible Foods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全球市场布局。2016年,公司与位于纽约的创意意式料理餐厅Momofuku Nishi推出Impossible Burger。2019年4月,Impossible Foods与美国最大的高级汉堡包专门店Red Robin 在全美570家分店推出Impossible Burger。2019年6月初,Impossible Foods 宣布与汉堡王合作,为全美的7200家店铺供应 Impossible Whopper,并于8月8日正式开始销售。
从2018年开始,Impossible Foods逐渐进军亚洲市场,公司先后与香港、澳门、新加坡的150多家餐厅进行合作。2019年11月5-1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博会上,Impossible Foods为中国食客们带来了人造肉汉堡,展位前试吃的群众每天大排长龙。
目前除了餐厅,Impossible Foods的触角也伸向游乐园和度假村。2020年2月26日,公司与迪士尼签订合作计划,为迪士尼旗下的主题公园、度假村和邮轮供应汉堡。
在肉的品类上,除了一直与餐厅合作的各款汉堡,Impossible Foods于2019年7月创造出了一种植物性鱼肉汤,这意味着公司开始把人造肉扩张到海洋生物里。
注: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钛媒体旗下全球一级市场数据库TMTBASE
消研所观察
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 Markets预测,从2018年至2033年间,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将会从大约46亿美元增长到64亿美元。同时,根据全球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数据显示,中国在2030年肉制品供应缺口或将达到3800万吨以上。人造肉创业公司普遍看好这片蓝海。
从形式来看,国际市场方面以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为例,人造肉大都以肉排或炸物形式出现在速食中。由于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当人造肉来到中国餐桌上,形式就明显丰富了起来:麻婆豆腐饭、咖喱肉沫饭、猪肉炒河粉、猪肉薯丝蛋饼...
从市场来看,消研所(ID:trendmakers)观察到,美国两家人造肉巨头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布局,而纵观国产新兴的人造肉公司,除了Omnipork新猪肉已经扩展到亚洲市场,其他品牌都还在内地发展,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今年1月Beyond Meat已经宣称要进入中国市场,巨头的入场将带给国产人造肉公司更多压力。据中国植物性食物工业联盟秘书长薛岩透露,Beyond Meat的人造肉原计划本年首季度登陆我国商场,现在正在紧迫走进口食物相关批阅程序,线上出售途径预计会先于商超。
从消费来看,消研所(ID:trendmakers)观察到,由于欧美市场本身素食主义者占比大——就美国而言,30%的学生会选择素食,再加上人造肉大多以他们习惯的汉堡形式出现,消费者会很“买账”。以Beyond Meat最新公布的2019年三季报来看,公司毛利率已经稳居30%以上。
而在中国市场中,综合而言,大部分国人消费人造肉产品的初衷还是“新奇感”。那么,当最初的新鲜劲褪去,购买力还能持续多久?消研所(ID:trendmakers)分析,目前人造肉在中国市场存在以下问题:
1. 口感上还是和真肉有差距
消研所(ID:trendmakers)从不少人造肉测评博主的试吃下观察,在相同的烹饪环境下,大部分人尝过两者以后,很容易就区别出人造肉制品和真肉制品,主要原因是人造肉难以复制真肉中「动物脂肪」带来的香味,以及真肉咀嚼起来的「纤维感」。所以口感上,人造肉难以做到100%接近真肉。
2. 价格普遍比真肉贵
以Omnipork新猪肉天猫旗舰店为例,230g人造肉就要32元,相当于每斤70元。反观真肉,以盒马、每日优鲜等生鲜平台为例,猪肉每斤约32-45元不等,这样看来,人造肉比真猪肉贵出不少。
3.行业标准尚未明确
目前美国农业部USDA和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经建立了针对实验室培植肉的监管框架,而中国的植物肉国标正在制定中,珍肉官方微信表示,目前中国对植物肉的监管参考豆制品国家标准。
星期零Starfield本月的融资掀起了人造肉上中国餐桌的小高潮。未来,国产品牌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华料理,如何为中国餐桌带来更多可能性,消研所(ID:trendmakers)将继续保持关注。
注: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钛媒体旗下全球一级市场数据库TMTBAS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