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曾经受如此的羞辱,李光耀都哭了
写这段真实的历史,还要从马来西亚联邦史开始。 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宣告成立,马来亚联邦、新加坡、沙劳越和北婆罗州(即今天的沙巴)正式加入该国。只是文莱王国,因得天独厚的石油利益便拒绝并入,并在菲律宾与印尼的支持下得以独立。
分析这段历史,需要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是时,美苏称霸在即,而马来西亚合并,就是出于美国反华反苏的战略需要。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反华包围圈,既要防止东南亚华人输进革命,又要孤立新中国。同时,在美国策划下组建了东南亚条约组织,类似北约性质。 时任新加坡州长的李光耀,是渴望加入“大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因为在他心里有更美的政治构想需要实现。
遗憾的是,合并后不到两年,新加坡被逐出联邦。原因是:时任新加坡州长的李光耀,在马来西亚国会倡导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不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引起首相东姑的极度不满。接着1964年新加坡发生种族骚乱, 李光耀又指责联邦政府正推行“种族沙文主义政策。
本来,东姑等马来西亚高层一直认为华人是他们国家的负担,华人占居联邦高达42%的人口后,使马来西亚开始担心华人会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所以,在即将全国大选的政治形式下,决定把新加坡正式踢出联邦!
这个决议,对踌躇满志的李光耀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他在电视台的镜头前无奈地宣布独立的那刻放声大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街道上的马来人已经憋得难受,开始放鞭炮庆祝同新加坡的脱离,股市翻番。 更不可思议的是,李光耀没有放弃努力,居然还争取议会支持投票,哭着闹着要求马来西亚联邦收回决议!„„ 两相比之,十分吊诡。我们都在疑问:独立是件好事,李光耀为何悲痛欲绝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冷静地分析。
从新加坡的国土资源上来看,独立后的新加坡,只是一个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在世界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红点儿。简单的算术就会知道,二十公里乘以三十公里,还没有半个北京市区大!而且,新加坡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连水都没有!以后拿什么生存?笔者料想,当年的李光耀一定是心里茫然一片! 再者,弹丸之地,兵力虚空,进攻无力,防御不足,国力如此薄弱,随时有倾覆之可能。李光耀的心理伤痛,最大的可能是为安全忧虑。 再再者,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邻国羡慕它,大国觊觎它,美英日垂涎于此已非一日。李光耀从民众福祉出发,不断寻求马来西亚庇护,乃人之常情。
再再再者,与马来人分家了,以后他们间摩擦势必也会加剧的,两国能和平共存吗?这些担忧,也正如李光耀在《风雨独立路》写道:
前途是渺茫的。新加坡和马来亚只隔着柔佛海峡,由新柔长堤连接起来。两地向来是由英国当作一个地区统治的。新加坡是英帝国的行政和商业中心。现在我们分了出来,一切都得靠自己。马来西亚政府正准备教训我们。他们可能不再让我们扮演传统的角色,继续成为他们出入口货物以及为他们提供种种服务的中心。所有新兴国家都在推行民族主义经济政策,一切都要自己干,直接同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主要买客和卖客打交道。在这样的世界里,新加坡没有腹地,就连我们的饮用水也来自柔佛州,该怎么生存下去? 李光耀还补充强调当年被驱逐的感觉: 那天,东姑是在副首相敦拉扎克提出一项议案一读之后发言的,该项议案要求立即对1965年宪法与马来西亚(新加坡修正)法案进行辩论。到下午一点半,二三读辩论完毕,法案送交上议院。上议院的一读从两点半开始,到四点半三读通过。最高元首当天就批准,完成了宪法所规定的程序。新加坡被正式逐出马来西亚。
按照马来穆斯林的风俗,丈夫可以宣布“塔拉克”(我休了你)三次,做妻子的却无权这样。这期间我们可以重归于好,他可以娶回我。不过,在他讲了三次“塔拉克”之后,就不能再娶我了。马来西亚“休”了新加坡的时候,国会上下两院三读法案,等于宣布“塔拉克”三次! 李光耀的这种强烈地想返回马来西亚的想法,在2007年旧事重提。当然,马来西亚再次以时机尚未成熟,委婉予以拒绝。
不过,想一想马来西亚的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虽然他历史上逼迫华人选民占绝大多数的新加坡脱离联邦独立,但终比那些对华人实行种族清洗的东南亚国家好多了,譬如印尼。再说回来,马来人如果当时不这么做的话,也很可能李光耀就是现在的马来西亚资政了,那样由主体华人主政的国家可能与现在的历史大不同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