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2日 星期日

香港 VS 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大家好!我是小芒!

Citi不久前官宣,未来几年内,预计将在亚洲开放超过3000个岗位,CEO Peter Babej更是表示:我们对未来亚太市场的发展信心十足!

虽然香港一直是Citi在亚太区的头牌,但在本次扩张计划中,新加坡也成为了核心之一。这么看来,最近热炒的“新港之争”绝非空穴来风。

在新加坡这个后起之秀的冲击下,香港还能不能守住亚洲金融中心的位置?留学生又该在两地之间作何选择?


香港 VS 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香港VS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在去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香港共计获得716分,位居亚洲第一,而新加坡则有715分,双方只有1分之差

今年,局势稍稍缓和,不过差距依然只是毫厘之间,亚洲第一金融中心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香港 VS 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图源: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



逆流而上的鱼尾狮香港 VS 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今年以来,在香港饱受疫情困扰的情况下,新加坡相对宽松的出入限制吸引了很多原本在香港扎根的金融企业:

  • 美国银行正在计划将员工从香港转移到新加坡;
  • 瑞信 CEO Gottstein 表示,新加坡将是其未来最重要的投资市场之一;
  • 高盛正在新加坡大力扩招交易员,以增强其在东南亚的交易能力。

香港 VS 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图源:efinancialcareers、Bloomberg

换句话说,新加坡现在成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单说投行这一门类,在新加坡设立Office的公司包括:

  • 九大投行:Goldman Sachs、J.P.Morgan、Morgan Stanley、Credit Suisse等;
  • 知名银行:HSBC、Standard Chartered、DBS、OCBC、UOB等;
  • 精品投行:Lazard、Rothschild等。

而随着在新加坡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机会也在不断增长。

2022年新加坡金融领域预计将会提供9400个职位,其中包括3000个技术岗位。


香港 VS 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图源:efinancialcareers

新加坡这边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是不是就意味着亚洲金融老大的位子要换人了呢?别急,我们再来看看香港那边怎么样了。


坚守龙门的东方之珠香港 VS 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疫情当前,各大资本纷纷考虑转移,香港在世界金融市场的地位很可能会被进一步削弱。但是,香港目前对新加坡依然具有压倒性地优势:

  • 亚洲最重要的资本市场(去年股市成交量为新加坡的22倍)
  • 世界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人民币存款余额为新加坡的5倍)
  • 亚洲主要的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规模比新加坡大了30%)

同时,香港也在想办法让这些离开的资本重新回来

HKMA(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最近向全球顶级金融企业发出邀约,欢迎他们来港参加定于今年11月份的金融峰会。

香港 VS 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图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这将是疫情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金融管理者聚会。该举措也被认为是香港重回世界金融界中心的第一步。如果能像这样继续保持资本对香港的信心,它还会是那个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这样梳理下来,感觉新港双方势均力敌,互有优劣。一方是实力雄厚的金融老字号,一方是冲劲十足的新秀鱼尾狮......如果这样的话,从留学生的角度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当然是好事!原来亚洲只有一个金融中心,现在有了两个,相当于开放的职位和机会更多了!留学后的含金量更是不必多说!这两座城市身上相似的地方远远超过不同之处,无论最后你去了哪座城市,从客观条件上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差别。




双线出击,港新联申!

投资界有句最著名的比喻:“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留学作为一项长期投资,很多同学也想在申请时尽可能地分散风险。

奥密克戎的来袭,留学形势政策的变化,让准留学生们越发焦虑,担心种种因素让留学申请的努力付之一炬......那么如果想双线规划,港新同申,是可以的吗?

当然可以!疫情当下,多国联申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联申是什么?香港 VS 新加坡,谁才是亚洲第一金融中心?

联申即联合申请,一般指在同一个申请季内同时申请2个及以上国家/地区的多所院校的申请策略,常见的组合有美加联申、英港联申、澳新联申、欧亚联申等


多国联申的优势

增加拿优质offer的机会。采取分散风险的联申策略可以提高收获优质 offer 的概率。

规避突发政策等风险。许多国家可能会针对留学、签证等方面推出新政选择多国联申,也可以减少申请中被某国的不利政策“牵制”的风险,也给自己多留条后路。

国外状况暂不明朗。随着奥密克戎病毒的侵袭,目前国外的疫情状况尚不明朗。为了安全考虑,进行多国联申。既不耽误申请进度,又可以逐步找准目标,便于学生和家长进行后续的随机应变。


哪些国家/地区适合联申?

教育制度相似或相近

比如英联邦常被作为联申选择,因为无论教育体制、授课模式还是整体的教学思路都非常相似。

申请材料相近

总有同学纠结去英国还是美国,因为不知道考托福/雅思,申请材料相近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申请季及时间线相近

这点非常重要,申请季浪费1天,入学可能就要晚1年,要确定怎么打时间差可以让自己的申请更有把握

符合个人的取向和未来人生规划

对于意向院校甚至是意向国家/地区的喜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联申的选择,无论联申哪里,请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国家。


英港新联申方案

英港新国家/地区的联申方案一般如下: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是因为英港新的教育体系相似:

  • 课程时长相同:硕士学制大多或者基本为一年;
  • 教学模式相同:纯英文授课,课堂多为上课+考试;
  • 申请要求相似:本科院校背景及较好的GPA、合格的雅思成绩等;
  • 可同时申请:英联邦院校大多都是9月开放次年入学的申请。


如何规划联申方案?

不同国家/地区的申请系统和体系不同,不同申请系统申请材料不同。面对几个国家/地区的不同院校与专业,如何最有把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不同院校的Deadline不同,怎么做好时间规划,完成多个不同系统的申请?文书的书写及润色、面试准备等等各种细节问题如何处理?

多国联申虽然可以增加申请者拿到世界名校offer的几率,但背后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也更多,多国联申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提前规划!

上一篇新闻

新币升值啦!兑换人民币升1:4.7,官方回应:还要涨

下一篇新闻

海外关注:外国人在新加坡买房基础知识普及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