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7日 星期一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协盛隆”糕点铺

协盛隆,是早年成都一家著名的老字号糕点作坊,以制作地道中式糕点尤其是川式糕点著称,名品有鲜花活油饼、萨其玛、各色月饼等,是曾经的成都京果业典范之一。

1929年,成都京果职工会向当时的社会局提交备案申请,次年由胡达斋任主席的京果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京果”这个老资格行帮,即将在蓉城获得当局认定的正式牌照。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协盛隆”糕点铺

京果,旧指朝中权贵专享之糕饼点心、果仁脯饯等品,或宫廷内制,或地方进贡,皆非庶民可及。后宫方外传,制法流行民间,与各地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融合,渐入寻常百姓家,并形成专门制售糖果糕点的京果业,其店称京果铺或京果店。

清代中后期,广东、福建两地京果业相间发达,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囊括南北土特、东西杂货、中外什品。民国中年,广东京果业合并海味业,统称京果海味业,成为当时影响力遍及国内乃至南洋诸岛的一大行帮。

三十年代,广帮经营京果海味从天津、上海、汕头、香港采运至新加坡,中转批发与马来亚、暹罗等地华人商行,往来有烟丝、茶叶、生油、猪膏、果菜、柑桔、甜橙、花生仁、香菌、芝麻、冬瓜、粉丝、酱料、草纸、腊味、豆类、菜头、皮蛋、木耳、莲子、葱蒜、生姜、蜜枣等,品类极为纷繁。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协盛隆”糕点铺

与闽粤相比,四川京果帮经营品种相对集中,主打糖果糕点,兼营干杂食料,多冠以清斋雅号,以别同类花糖、小货等帮,成都的彩芳斋、萃馨斋、清云斋、兴泰隆、青芳斋、金华斋、澹香斋、清华居、味虞轩、大可楼等,皆是数十上百年之名店,创制出白芙蓉糕、凤尾酥、红糖麻薄脆、桃片、海式包子、鲜花饼等大批名品。

协盛隆是诸多名店之一,其闻名初因一道满族传统食品。萨其玛,初简录于乾隆年满汉辞典《御制增订清文鉴》:“萨其玛,把白面经芝麻油炸后,于糖稀中掺和”。后《燕京岁时记》有详记:“萨齐玛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芙蓉糕与萨齐玛同,但面有红糖,艳如芙蓉耳”。

清廷入驻各地,满人饮食随之与当地食品融合。晚清的成都街头已有多家店铺制售萨其玛,成品最佳者即为协盛隆。协盛隆原名燮盛隆,由张翼五创办于光绪初年,早期品种较少,仅有红糖米酥、娃娃糕、麻元、萨其玛、芙蓉糕、潮子糕等,但因选料严苛、做工精湛、出品优良而受人欢迎。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协盛隆”糕点铺

清末,燮盛隆连遭大火,店家遂将“燮”换作“协”,更名协盛隆,在冻青树街择址复业,并请当时蓉城书家文龙题写了魏体招牌,同时增添品种,蛋糕、杂糖、米花糖、白米酥、凉卷、凉蛋糕、绿豆糕、鲜花活油饼、各色粽子、月饼,桃片、酥糖、白果糕,春夏秋冬随时就令,经营各有侧重,繁而不乱,时新季新。

协盛隆的萨其玛兼具京川风味,用面粉、鲜鸡蛋、猪油、川白糖、饴糖为原料,以蛋液和面,切丝后炸至金黄酥脆,续以川白糖、饴糖熬化上浆,最后切成小方块并镶嵌内江樱桃或金丝蜜枣作装饰,金黄点缀嫣红,蛋香间以油香,入口泡酥绵软,油润化渣。

活油饼是协盛隆的另一传统川式点心,原料为精面粉、猪油、饴糖、川白糖、蜜玫瑰(当年采摘的鲜玫瑰蜜制,或用茉莉花、珠兰花)、瓜片、核桃仁、糖油丁、洗沙,经制皮、擦酥、包心后,历三次翻烤而成,成品色泽棕黄,酥松饱满,心子褐、白、红三色交辉相映(洗沙、糖油丁、玫瑰),带有浓郁的鲜花香味和猪油香味,故又名鲜花活油饼。

此外,协盛隆的月饼、白芙蓉糕、燕窝酥、鸡肉水晶饺、薄荷糕、年糕、绿豆提沙薄饼等品也很出名,色味历久不变,广为市民喜爱,买者常年不绝。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协盛隆”糕点铺

协盛隆位于冻青树街南头东侧,正当与忠烈祠东街、暑袜北一街的三岔口处,对面有成都著名茶馆妙高楼,是布鞋帮、象棋界、宗教界人士的聚会之处,象棋高手毛启东就常活跃于此,朝鲜侨民也曾在这里办过一本《光复旬刊》,茶客们言语眉色、举棋落子之间,往往少不了协盛隆的各色茶食助阵。

注重质量,讲究信誉,出品好、地段好、口碑好,协盛隆自然是生意兴旺,声名远扬,后又在华兴街增设分号协盛同。抗战前夕,协盛隆老板当选为成都京果业同业公会主席。巴金先生在书中描述了协盛隆在老成都的地位:“(协盛隆)成都出名的糕饼店,全城有数的几家大公馆,没有一家不和他们打交道的”。

逢年过节到协盛隆采办糕点,是许多老成都人的习惯,日常送礼也不例外,就连当年邓锡侯经重庆飞南京赴蒋介石的鸿门宴时,也不忘带着协盛隆的萨其玛给张群、俞济时、徐可亭等人品尝。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协盛隆”糕点铺

1956年,协盛隆公私合营并入文华食品厂,六年后恢复招牌,迁往春熙路南段,合并胜利面包坊增产土司(之前由耀华生产),80年代扩建后又增加各种糖果、饮料、罐头、奶制品、腌腊制品等,品种多达三百多个,成为一家前店后坊的食品厂,后因城市建设消失。

前年,看到成都街头又挂上了协盛隆的牌子,这是好事,只期今人能百尺竿头,增色前人努力之成果。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协盛隆”糕点铺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

转载请注明:川味文化

#吃在中国##吃在四川#

#吃在成都##头条吃货节#

【关注“川味文化”】

看川菜老传统,听川味龙门阵。

上一篇新闻

麦当劳「金拱门」土味系列全新上市

下一篇新闻

外卖系列|宅家餐桌国际化 分享21家异国风味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