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3日 星期一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眉清目秀的猪猪

人造肉的热搜一波接一波,本社畜坐不住了,毕竟也曾与“人造肉”有过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

容许我最后再揭开那诡异的面纱。毕竟是部苦情血泪史,句句哽咽,说起来很是抑郁。

伤口疼,要撕最好冷不防。

临近国庆,手头有点时间,搜集了些圈里的朋友对人造肉的意见:

环保人士阿僧:我爱动物,也爱吃肉,每次吃肉痛苦又幸福。将来有人造肉可以吃,可真解决了我十分头疼的难题。

经济学界阿丰:初期吃人造肉,边际成本高,边际收益太低,风险大,持观望态度。

健身会馆私教阿健:对于食物,我只看各类营养素的配比,是否有益增肌。文化价值味觉口感倒都可以忽略。

爱宠人士阿喵:家里猫狗双全,决不能忍受杀生。我用小宇宙欢迎人造肉,并诅咒杀生的刽子手:颤抖吧,屠夫。

长辈圈阿姨:震惊!不吃真肉吃假肉,这些年轻人要成精。

智商秀常年参与达人A:人造肉就是素肉,0热量不发胖耶。

智商秀常年参与达人B:为了模仿肉,添加剂一大堆吧。

资本大佬阿云:盖茨和嘉诚重金投了人造肉产业,这轮风口若抓紧,肥猪变飞猪。

千度近视+鬼畜故事爱好者阿嚏:以为是恐怖热搜呢,吃人肉多刺激啊,定睛一看是人造肉,真没劲。……

这些意见都不是你的菜?

泛吃圈人士邪魅一笑:我这儿从来不缺菜。

1、 泛吃圈:不吃肉?开玩笑。

大部分人喜欢吃肉,是因为吃肉的过程,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带来爽感。有的人吃肉时多巴胺分泌的格外多,更能感觉到幸福,就表现得更爱吃肉。

因此爱吃肉的人很少会有抑郁症。

同事夫妇号称不吃肉会死,给他们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小肉肉”,可见对肉是真爱了。只不知道小肉肉长大后会不会喜欢这个名字。但不管他喜不喜欢叫肉肉,爱吃肉肉这点是确定的。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不吃肉会死

科学家说了,基因为了使身体养得起高能耗的脑神经,让人类吃肉快乐,不吃肉郁闷

据肉肉爸介绍,他们家每天都要吃掉几斤肉,被质疑不健康的时候,他说,站在食物链顶端,不就是为了多吃肉吗,难道要吃草?两口子各种花样吃肉,烤炸煎煮不亦乐乎。

吃肉赋予了肉肉一家足够的幸福感。

肉肉爸甚至还跟狗子抢肉吃。

他从日本出差回来,吃够了寿司,口淡得很,恰好老婆炸了鸡放在矮桌上,正准备大快朵颐,狗子眼疾嘴快,竟然率先叼走了。肉爸急了,逮住那狗,捏开狗嘴,一把拽出来吃掉了……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抢吃

远在湖南的发小觉得他吃肉太多,寄了一袋橙子给他。第二天,他在朋友圈晒橙子,表示对发小的感谢: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肉肉爸朋友圈

像不吃肉会死夫妇这样的非肉食不好者,毕竟也是小众。但对中国人来说,肉类的消耗除了跟过去比登上了一个数量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瞩目的冉冉新星。

不吃肉会死人士:我吃的肉很多吗?

据《大西洋月刊》的数据,2018年,中国人平均每年要吃127斤肉,吃的肉占全世界28%,是美国人的两倍。 以猪肉为例,中国的产量虽然占全世界一半还多,但仍然不够满足国人的胃口,还需要从别的国家大量进口。

食物匮乏的时代,对高蛋白肉类的痴迷保证了人类进化和种族延续。但现在顿顿能吃肉,营养素过剩的环境下,吃太多肉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报告说:红肉中含有一种糖分子,人自身并不能合成这种糖。所以吃下红肉后,这个被身体感到陌生的糖分子会被懵圈的免疫系统不断攻击,导致系统性炎症。长期的局部炎症后果,就是癌。

其它不利三高等事就不提了,毕竟是常识。

另外动物肉还有些避免不了的麻烦,比如以前用于杀虫除草还可治疗疟疾的DDT,不易分解,沾在草叶上被动物吃掉,动物肉里不可避免就聚集了很多的DDT

除了健康隐患,动物肉的生产也十分高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比汽车卡车飞机还要大

此外饲养的牛羊等牲畜,打的嗝放的屁中含有甲烷,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20倍。大量的牛羊放屁打嗝,是地球变暖的原罪之一。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牧场

仅为了环保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就不吃肉,好像动机不足。况且只吃素不吃肉营养也并不能均衡。

毕竟,对吃圈人士来说,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才是现实。

要解决这之间复杂的矛盾,人造肉必须加入认真考虑的范畴了。

2、 居家旅行的好选择

人造肉越来越逼真的口感和外观,使它同样能带来吃动物肉般的满足和幸福感。

更重要的是,除了一样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人造肉还十分健康。

人造肉的营养配比是经过生物学家精心设计过的,完全根据人体需要,减少了不必要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这样的肉,将不再是三高人群的禁地。

更优势的地方还在于,一旦产业化形成,肉的生产简单省事,不需要牧场饲料,不需要动物繁育,更不需担心牛羊放屁导致地球变暖,十分低碳环保。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人造“二师兄”汉堡

人造肉汉堡屡上热搜,可见相当受关注,于此同时,售卖也很火爆。:比如早在4月份,汉堡王在美国圣路易斯的门店推出人造肉汉堡,月流量竟提升18.5%,很受欢迎。

就本土来说,几个月前,就有人造肉狮子头了。据大厨圈狮子头界NO.1,做狮子头三十余年的大师傅介绍,大豆蛋白做的狮子头,造型气味肉感跟狮子头本头毫无差别。

而文艺小姐姐们,不喜欢狮子头那么油腻野性的食物,又想吃点肉,又能吃得瘦,还能朋友圈里秀一秀,她们选择了在中秋节吃人造肉月饼,一试人造肉的水。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人造肉月饼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吃人造肉月饼赏月,是适合秋季的行为艺术,既传统又洋气,是高科技的怀古。

践行此行为艺术的生物跨界研究者,朋友阿明,吃了半只月饼后,曾写了如下的文字安利我们:

人造肉月饼,用关怀自然的态度致敬月亮,十足肉味,十分高阶。

人造肉月饼,

大展佛家的胸怀不素不食即是慈悲;

彰显道家的意识流精神主义把酒问肉飘摇欲仙;

是人到中年舍弃心上猪头肉吃不吃也无所谓的豁达;

有高知精英们对新科技前沿学科最新成果的沉醉;

还蕴含着资本们对新一轮挣钱高地产业革命的无限憧憬……

当然也有苏格拉底的思辨:我吃的是肉耶?非耶?化作月饼。

至于五仁月饼?封建欲孽。

阿明的安利并不十分理性的样子,仅供参考。

3、猪猪那么可爱,竟然吃猪猪?

人造肉的成肉技术,还是得了解的,毕竟这也是入口的东西,不能稀里糊涂。

据《大西洋月报》介绍,目前主流的人造肉技术有两种:

成肉方式一:用植物蛋白做出肉类的口感和样子,如汉堡王跟ImpossibleFoods推出的人造肉汉堡。

成肉方式二:从动物肌肉中取出细胞,使其不断分裂,长成肉块。

至于日本人在2011年的黑发明,用人的排泄物制造出的营养丰富的人造肉,周围人普遍表示口味太重,因此也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有人认为从实验室里生产肉类,替代传统的畜牧业,是颠覆了认知,拒绝接受。

但纽约大学的食品学教授帕克曼(Christy Spackman)认为,食品不过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事物,而且人造肉的生产跟传统肉类的生产,其背后的逻辑是相同的。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科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不可逆的,而人造肉技术背后的合成生物学也被人称为是新一轮“技术飞跃”,毕竟,它是传统生物学的颠覆,人们真正从改造生物,进入了一个制造生物的时代。

比尔盖茨李嘉诚等精明的商人,都早早投资了这个领域,就像当初投资电力行业的金融界大神摩根,是极有前瞻性的。

不难想见,也许这意味着继互联网革命之后,新一轮产业革命来临的可能性。

仍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小看人的固化思维。几十年前的新加坡人也是一样抵触净化水。淡水资源缺乏的新加坡,净化水刚推向市场时,也曾饱受非议,因为净化水的水源有很多污水,很多人扬言喝了会生病。

但科技的巨轮无论快慢,始终前行。

现在新加坡人已经习惯了净化水,过去的争议也变成了笑谈。

也许,不久后的将来,现在的孩子们长大后,一边涮着人造肉火锅,撸着人造肉烤串,一边吐槽我们这个时代的古早人竟然吃血淋淋的真动物:太可怕了,老一辈人真野蛮,猪猪那么可爱,竟然吃猪猪?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美味的烤肉

后记:

答应说给你们的伤心故事

前年拿出所有积蓄,跟朋友搭伙开了家餐厅,主营中式传统的大豆素肉。但我们远远低估了北方人民吃真肉的热情。

犹记曾有一群大汉(目测平均身高185cm)进店消费,要了一堆狮子头红烧肉之类,在服务生善意提醒那都是素肉之后,大汉们怒目圆睁,拍案而起,好像受了奇耻大辱,那架势把我们吓个半死。最终这几位愤而离去,一边嘴里还嚷嚷:没肉开个屁店?

当然他的原话还要粗鲁一些。

就这样惨淡经营了一年半。

后来我们关了店,及时止损。然后重操旧业,按时996,活跃在社畜一线。

虽然往事不想再提,但人造肉大势的到来,依然使我们心生安慰,至少当时好像还蛮有眼光的吧?

当然传统素肉和人造肉是两码事,口感更不相同。但我还是想抹掉伤心事,重启好奇心,热情洋溢地尝试人造肉。

毕竟,《福布斯》杂志预测,人造肉将在之后10年间大量涌入市场,价格比传统肉类还低,对我等快吃不起猪肉的一线社畜来说,真的是好事一桩啊。

猪猪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作者:八爪鱼,文艺复兴有助于赏物淳朴化的人类实验践行者。孜孜不倦且因吹撕挺。

上一篇新闻

整段垮掉!薛之谦演唱时打嗝,现场爆笑不停,网友:意外的惊喜

下一篇新闻

椰香斑斓蛋糕卷的做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