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9日 星期三

产销对接求精准 保供稳价有妙招——新时代贵阳供销合作社的使命担当系列报道之一

2019年,贵阳供销合作社带动省内农产品销售5257余吨,实现销售收入6474万余元;在贵阳城区建设社区社群200个,创建了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店铺;线上实现销售额达1011万余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聚焦农村产业革命,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做大做实订单农业……贵阳供销合作社按下了改革发展、高质量服务“三农”的“快进键”。


产销对接货畅其流 助力产业做优做强

鲜活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生鲜易腐性等特点,需要以市场力量助力农村地区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体系,搭建销售合作平台,加强产销对接。

6月3日一早,在贵阳供销电商公司开往广州的货车上,装满来自安顺市普定县韭黄村的三万斤韭黄。

“以前都是客商主动到基地上采货,价格不稳定不说,销售渠道也不稳定,不能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听说贵阳供销电商公司有丰富的市场资源,5月31日他们才到基地看过,没想到这么快就达成合作。”韭黄村韭黄生产基地销售负责人蔡辉对贵阳供销电商公司办事效率表示称赞。

蔡辉提到的贵阳供销电商公司,是贵阳供销合作社打破层级合作关系,开放办社,于2015年建立的。该公司通过建立市场化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用人制度,充分发挥物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资源、种植技术等综合性功能,为全省各地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

“除了省内市场,贵州农产品还销往了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在条件成熟地区,贵阳供销合作社系统还与当地企业合作,为大中型连锁超市、便利店供应精包装农产品,提高了贵州农产品的附加值。”贵阳供销电商公司总经理唐南说。

产销对接是关乎农村产业革命成败的关键一环。贵阳供销电商公司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校农对接”“农社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此外,贵阳供销合作社按照“四统一”(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功能、统一配送)和“按股分红+按区域收益分利”的股份合作分配方式,组建了农产品供应链公司。该公司依托已建成的9家生鲜超市、12个农贸市场、在建的5家生鲜超市以及提升改造的50家乡村店,构建形成“公司+超市+乡村店”三级销售网络体系,统筹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

按计划,贵阳供销合作社系统将整合市场资源,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力确保2020年实现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亿元。

产销对接求精准 保供稳价有妙招——新时代贵阳供销合作社的使命担当系列报道之一

图为与贵阳供销电商公司达成产销对接合作的安顺市普定县韭黄村韭黄种植基地

发展订单农业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6月初,距离长顺县鼓扬镇红岩蔬菜基地的500亩板栗南瓜上市还有一个月,基地负责人刘忠仁却已为产品找到了销路。

往年这个时候,怎么种、怎么卖,困扰着长顺县鼓扬镇红岩蔬菜基地的负责人和部分农户。今年,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产品销路问题,因为贵阳供销电商公司已向该基地下了订单。

“现在基地种植的所有板栗南瓜,都是有订单的,只要种出来且质量达到要求,就照单全收。现在,产量越高,收入也就越高,1060户村民的干劲可足了。”刘忠仁说。

作为贵阳供销电商公司和当地农业企业联合打造的订单农业示范基地,在板栗南瓜种植之前,贵阳供销电商公司就与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明确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对生产出来的板栗南瓜全部包销,还明确了包销价格。

“这让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啊。”参与基地生产合作的纪堵村党支部书记黎永光说,“你看,板栗南瓜亩产预计5000斤,一亩毛收入3000元,还能带动村民务工增收,达到‘保地租、保分红、保运转’的基本要求,除了农资等方面的投入外,贫困户还有分红呢。”

在贵阳供销电商公司订单农业的销售计划中,还详细记录着全省各地合作基地的农产品信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180亩豌豆尖预计6月底上市,1000亩菠菜苗、娃娃菜等6至7月上市;长顺县鼓扬镇500亩板栗南瓜7月中旬上市;六枝特区郎岱镇500亩香芋南瓜、茭白8至9月上市……

订单农业的最终目标是惠农,通过引导农业产业发展从供给侧发力,为农产品找到销售渠道,这无疑是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的务实之举。

贵阳供销合作社充分肩负起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以助推贵阳供销电商公司发展为抓手,以全省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大力推广“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订单”方式组织农民生产和销售。截至今年5月底,在已建成8100亩农产品基地的基础上,在长顺等7个县再发展农产品基地18000亩,带动农民增收突破1亿元。

产销对接求精准 保供稳价有妙招——新时代贵阳供销合作社的使命担当系列报道之一

图为贵阳供销电商公司在长顺县鼓扬镇打造的“订单农业示范基地”


产销对接求精准 保供稳价有妙招——新时代贵阳供销合作社的使命担当系列报道之一

图为贵阳供销电商公司在长顺县鼓扬镇冷链物流中心与当地农户交流农产品保鲜工作

转变思路开拓市场 全力助推黔货出山

“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纬度海拔和市场供求关系,在不同坝区不同时段与省外市场错峰种植,提升市场竞争力。”唐南说。

今年夏季,当省外地区高温不生产叶菜时,5月30日,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双龙镇水潮社区的482.93亩种植示范基地,农户正忙着播种豌豆,预计6月下旬至8月份可陆续向市场供应豌豆苗。据了解,该种植示范基地由贵阳供销电商公司与威宁县农业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打造。

当天,来自云南省专注做进出口贸易咨询服务的企业代表王婧、纯鲜美(海南自贸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军强一行来到水潮社区,实地考察种植示范基地,查看基地基础设施、了解冷库物流……

“贵州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农产品在市场上有极大的竞争优势。我们正在寻找可以全年种植叶菜的基地合作,贵州是我们考虑的范围。如果可以,我们期待和贵阳供销合作社合作。”陈军强说。

王婧则在看完基地后直接表示:“等豌豆苗出来,我们计划发一批货品到新加坡试试。”

简单的承诺,却为助推黔货出山、助力百姓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添了新动力。

唐南介绍,贵阳供销电商公司目前正重点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川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中南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区域的中高端消费市场,逐步在这些区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销售网点。同时,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与全国知名农产品出口企业展开合作,打通贵州农产品外销出口渠道。

此外,贵阳供销合作社还积极开拓线上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贵电商微商城,开设“毕节扶贫馆”“望谟扶贫馆”“罗甸扶贫馆”“贵州水果馆”等电商平台,助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并利用“贵电商”“黔食荟优选”“马车队邻里”平台,采取“全城配”和“社区社群”两种配送方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现线上销售蔬菜、水果等农产品758吨、680多万元。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贵阳供销合作社系统内的9家生鲜超市、12个农贸市场坚持开门营业,平价供应农产品3875.6吨,满足周边市民的生活需要。同时,根据武汉、成都、重庆、长沙方面的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分批紧急调运蔬菜、水果80000多件共计340余吨送往需求地,销售额300多万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庭静

产销对接求精准 保供稳价有妙招——新时代贵阳供销合作社的使命担当系列报道之一

图为贵阳供销电商公司技术人员和省外企业代表进行技术交流

■记者手记

5月30日、5月31日,记者对贵阳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进行了跟车采访。考察基地,洽谈农产品产销对接事项,探讨黔货出山出海渠道……两天时间里,7名贵阳供销人驱车千余里,辗转威宁、毕节、长顺、安顺等地,行程满满,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田间地头、餐桌旁、汽车里……到处都是大家的办公场所。

在驱车前往普定县韭黄村的路途中,暴雨突然袭来,但没有任何人抱怨,车辆继续向前行驶。“地里的农产品等不了,不能误了农时。”一名工作人员的话,诠释了这支涉农流通领域“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

工作人员所到之处,都能看到热情迎接的笑脸,当地农民感慨:“供销社都是为咱老百姓服务的。”

农民朴实的话语,是最真实的工作晴雨表。沉到一线、走到田间,打通产销对接渠道,贵阳供销人一直在路上,以行动践行着服务“三农”的使命和担当。

上一篇新闻

广东著名的传统特色美食之一肠粉

下一篇新闻

新鲜蔬菜“不让中间商赚差价”更便宜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