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3日 星期一

幸存者偏差--国外和国内网络工程师的差别和差距


幸存者偏差--国外和国内网络工程师的差别和差距


弈心: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十年(新加坡7年,沙特3年),2013年考取CCIE,在新加坡先后任职于AT&T,新加坡交通部,苹果,Equinix,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 目前供职于“世界第一土豪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担任Senior Network Engineer,为KAUST校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来自东亚的IT高级职员。2019年6月在知乎电子书发布华语圈第一本专门为编程零基础的网络工程师量身打造的Python教程《网络工程师的Python之路》。


笔者在计算机网络这行从业整整10年了,新加坡7年+沙特3年特殊的职场经历让我成为了华语圈里为数不多的没有在国内工作过的网络工程师。我是个爱分享的人,除了在知乎专栏发布了大量的技术干货文章外,也专门写了《谈谈新加坡计算机网络从业人员的薪水攻略》、《一份年薪百万的网络工程师面试题》两篇专栏文章,以及在“大家都是怎么看网工的,就这么看不起网络工程师么?”这个回答中分享了一些自己的从业经历和对网工这行在国外收入情况的介绍。

有不少读者在读了我的文章和回答后感觉网工这行前途不错,不少人或付费咨询或私下私信和我交流,希望我能在技术文章之外多传授一些网工的职场干货,教导他们怎样出国在这行拿到高薪。有刚刚高考完不久准备选大学专业的新生,有大学毕业后正在找工作的网络或非网络专业的毕业生,有在国内做了几年网工因为国内的大环境看不到希望的,也有工作了几年准备转行从零开始自学计算机网络的,更有甚者今天有位陌生知友私信告诉我他从新加坡著名的NTU(南洋理工大学)退学了,受我经历的启发专攻网络准备在这行干出一番成就来的。

笔者想说的是我的经历对国内的同行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我从月入1700新币刚够温饱的初级网管,到7年后成为“世界第一土豪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建校10年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华人高级网络工程师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偶然性,笔者在国外所处的大环境,在背后为之付出过的努力,以及不错的运气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被其他人轻易复制过去的,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幸存者偏差不可信”。有几点原因可以总结起来分享给大家:

1.文凭歧视

笔者虽然没在国内工作过,但是对国内文凭歧视之风略有耳闻,虽然网络这行由于有CCIE,HCIE等各类专业证书的加持,文凭歧视相比其他行业来说还不算特别严重,但我相信多少还是会对本身文凭不够硬的网工在国内职场上的晋升(也就是直接影响到你的收入)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制约。而相对的,文凭的高低在讲究任人唯贤的国外职场(尤其是新加坡)上则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笔者直到今天也依然只是拿着澳洲三流大学ECU的本科文凭,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笔者在牛人林立的新加坡职场上从AT&T跳到新加坡交通部,从新加坡交通部跳到苹果公司,从苹果公司跳到苏格兰皇家银行,再从苏格兰皇家银行跳到沙特的KAUST,笔者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再读个研提升下学历之类的,因为这在国外完全没有必要,而笔者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向我咨询的国内同行抱怨自己的文凭不够硬,导致上升空间受限。

2. 跳槽文化

跳槽文化也是国内和国外职场差异非常大的地方,很多读过我文章和回答的人都对我工作7年跳槽9次的经历感到不可思议,认为这在国内职场上是无法想象的,在国内是根本不可能过的到HR那关的。而频繁跳槽却恰恰是笔者的收入能在7年间翻10倍最大的秘诀,光凭这一点,笔者的职场经历对国内的同行来说根本无从复制

3. 英语能力

因为缺乏语言环境,国内网工的英文能力普遍欠缺,而计算机网络这行乃至整个IT行业的话语权还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网上找得到的这一行的第一手文献和资料以及国外行业大牛分享的博客文章几乎全是英文的。举个例子,当下十分火热的基于Python/Java等编程语言的网络运维自动化技术其实很多年前在国外就开始流行起来了,而在笔者的《网络工程师的Python之路》出版之前这项技术的教程在华语圈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彼时国内还没有一本专门为网络工程师量身打造的用中文编写的Python教材,笔者的书算是填补了这块的空白。而本身编程基础为零的笔者又是怎么学习Python的呢?答案肯定是看国外技术论坛的文章以及拜读国外同行的技术博客和视频,从他们分享的技术干货里东拼西凑学来的,而所有这些文章和视频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英语作为媒介传播的,如果不是在国外职场工作这么多年积累的语言优势,笔者大概率是写不出《网络工程师的Python之路》这本书的。。另外,国内有很多有实力但对自己薪水不够满意想出国寻找高薪工作机会的网工更是因为英语沟通能力而在面试时吃了大亏,而不幸的是语言这东西又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恶补起来的,所以英语能力又是制约绝大部分网工复制我的经历的另一大原因。

4. 职场文化

酒桌应酬、普遍偏低的收入、人浮于事、中年危机、工作生活平衡(996)、外行领导内行、领导不重视技术这类国内的职场文化和现象就不展开来讲了,国内的同行们应该比我更了解更清楚。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结合自己的经历给真正想在这行走下去的后进们一些建议:

1. 如果你还是在校大学生或者即将跨入大学的校门,大学时能学好英语就尽量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对任何行业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网工尤甚。

2. 网工职场头3年,苦活累活主动大包大揽,养成终身做笔记的习惯。

3. 不要嫌加班没钱,每一次的割接、测试、交付都是对你能力的考验和提高,这种提高是看不见摸不着并且不是加班费能买到的。

4. 别人吃苦时你选择了安逸,那活该你没别人混的好,工作/生活平衡过了30岁再来追求,20几岁追求这个东西就是矫情。

5. 26年了,目前行业内依然没有任何证书能够撼动CCIE龙头霸主的地位,考不考CCIE自己掂量,但是IE考太多没必要,你有1个IE一个月挣1万5,不代表你考了两个就能挣3万,考了3个就能挣4万5。考一次IE金钱和时间的投入不小,不要去崇拜那些什么考了6、7、8个IE所谓的大神,埋头算算自己的ROI比较实在。

6. 工作5年过后你很有可能在乙方混,乙方是什么杂七杂八的设备和技术都有机会接触到,学技术可以,但不适合挣钱。

7. 工作7年后要开始考虑进给的起钱的甲方或者厂商了,在这些地方不需要你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大公司里RS工程和运维、无线、安全、SP、语音、DC工种分得很细,你在乙方花了大把时间学的乱七八糟的技术在这里能用到5分之1就不错了,所以网工学技术归根到底还是精而不是杂(参考第5点最后一句)。

8. Python/Ansible这些编程语言和自动化工具是万金油,会的网工很少很少,学好它们对你的职场生涯有百利而无一害。

9. 非管理层,纯技术的网工的税后薪水天花板在180万人民币上下(国内不可能,国外有),你要不想往管理层上爬就接受这个数字。

10. 过了30岁,如果你对收入满意,可以开始追求工作/生活平衡了,最重要的是少点年轻时的冲动和戾气,学会分享和帮助后进,先做人再做事,任何行业都一样。

最后想对所有读者们说:请不要尝试复制我走过的路,我是个从来不相信鸡汤、成功学的人,是性格和环境造就了我,而不是什么从NTU退学就能在这行干出名堂来的。

共勉

上一篇新闻

SIM新加坡管理学院—首屈一指的管理及经济金融人才的摇篮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留学工商管理专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