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3日 星期一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支持中国品牌(国货)没有错,利国利民,我也经常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表示支持。不过,你真的了解有哪些品牌是中国真正的本土品牌吗?怕就怕,一直支持的品牌,自以为国产品牌,实则却已不是,那简直“竹篮打水一场空”扎心了老铁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尤其,我们从小到大好多耳熟能详的品牌,早已经不知不觉“改头换面”变成了外资品牌,令人心痛、不得不防。大家一定很困惑“为什么好多小时候常见的品牌,现在都销声匿迹了?”其实,多数已经被外资收购了,小编也是现在才发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下次注意点就好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中国品牌:国货当自强

现在,揭晓有哪些品牌看似国货实则已名存实亡?你中招了没?

1、中华牙膏

1954年,诞生于上海。从此,开启了中国牙膏行业的新篇章。至今,已有66年的品牌历史,更是几代人记忆中的老字号。曾经,长期占据中国牙膏市场的最大份额(1/4的市占率),名副其实的本土“牙膏一哥”。可惜,中华牙膏已不再中华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中华牙膏:曾经的本土一哥

1994年,中华牙膏的品牌使用权已被英荷公司联合利华占有,至今中国的牙膏市场仍被外资品牌占据着绝对的份额优势;2019年,中国牙膏市场销售额前十名,除了云南白药排在第一、黑人排在第二、舒客排第九外,其它均为欧美日品牌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2019年,中国牙膏行业销售排行榜

2、美即面膜

2003年,横空出世,被誉为中国护肤品牌的“明日之星”和国货之光。2012年,更是在中国面膜市场中拔得头筹、名列第一,在当时占据了中国面膜市场的1/4以上。当年的销售额高达13.5亿港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1%,当之无愧的“面膜大王”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美即面膜:曾经的本土之光

2013年,欧莱雅集团以65亿港元收购了全部股份。之后,美即面膜业绩一落千丈。2019年,在网购平台(天猫)的面膜品牌销售额排行榜当中仅排第17名,销售额更是至今没有恢复到2012年水平,曾经的“面膜大王”已不再是国产品牌了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2019年,天猫面膜销售额排行榜

3、大宝化妆品

1999年,成立于北京市的三露厂(原国家二级企业;北京市先进福利企业)成功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结果。早在1992年就获得了北京市著名商标称号;1993年畅销至今的美容日霜、晚霜,与SOD蜜一样家喻户晓,年均销量在1400万瓶左右;2005年,连续8年获得中国市场产销量第一名,每年的销售额保持在8亿元人民币左右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家喻户晓的大宝天天见

作为中国护肤品牌的“元老级一哥”、曾经的国货之光。虽然,大宝化妆品公司一直都是北京市崇文区的纳税冠军,净利润也一直维持在5000万元左右。但还是难逃被外资收购的命运,2008年美国强生以28亿人民币将其收购。至此童年回忆、朗朗上口的“大宝天天见”也成了外资品牌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曾经爱不释手的国民品牌

4、小护士化妆品

1992年,成立于深圳市,原为国内著名的化妆品牌,原名深圳丽斯达日化公司。2003年,根据尼尔森的调查数据,小护士品牌认知度在中国市场高达99%,是中国当年前三的护肤品牌;现为欧洲天然美容护理品牌,同属法国欧莱雅集团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2002年,小护士向全国拜年

2003年,欧莱雅看上了小护士的销售渠道,收购了这一中国品牌,也是在中国收购的第一个本土品牌。结局就是小护士逐渐淡出了中国市场,现在只能在一些低线城市的货架上看到。对于成交额双方都守口如瓶,且收购条件之一,是小护士品牌的拥有者李志达今后将退出化妆品行业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欧莱雅:创办于1907年,美妆品行业的领导者

5、本土洗发水现状

相对于其它的日化生活用品,中国本土的洗发水品牌处境更是难上加难。中国的洗护市场几乎被外资洗护品牌所占领,尤其是美国的宝洁公司更是如此。旗下的洗护品牌:舒肤佳、佳洁士、飘柔、海飞丝、潘婷、汰渍、碧浪、当妮、护舒宝等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宝洁:1837年成立,最大的日消品巨头之一

本土洗发水品牌主要有:好迪、飘影、柏丽丝、拉芳、蒂花之秀等。湖北丝宝日化(港资)曾是中国少有的能在洗发水领域,和外资抗衡的国产日化品牌,舒蕾、风影、美涛都是旗下产品。2007年,德国巨头拜尔斯道夫出资3亿欧元收购,这样上面的四个本土洗发水品牌也被一举拿下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舒蕾:1996年创立,植萃滋养、健康之美

6、哈尔滨啤酒

2004年,哈尔滨啤酒被美国AB(百威)啤酒的母公司,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收购了99.66%的股权。因此,现在的哈尔滨啤酒已是百分百的外资企业品牌

除此之外,以下品牌也已是外资品牌:

1、南孚电池 — 美国吉列

2、河南双汇肉 —美国高盛

3、毓婷—瑞士诺华

4、徐福记、银鹭—瑞士雀巢

5、金龙鱼—新加坡兄弟粮油

6、统一润滑油—荷英壳牌

7、小肥羊—美国百胜餐饮

8、苏泊尔电器—法国SEB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21世纪初,中国制造的并购危险期

当年被卖掉的行业中,最痛心的是日化行业,不是退出就是被淡忘

八九十年代,活力28是中国最大的洗衣粉品牌,当时电视上的广告连小学生都会背。1996年,德国美洁时公司通过合资的形式,仅仅用6000万人民币就买断了这个品牌的使用权,到手后,德国方面并没有做大活力28,而是把的所有的渠道和资源用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巧手”。当意识到问题,7年后收回活力28品牌时,市场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活力28因此一落千丈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活力28沙市日化”广告语传遍神州大地

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大宝、小护士、美加净等本土日化品牌。1990年,美加净护肤品牌市场份额一度接近20%,年销售3个多亿,且两位数增长。同年,庄臣以合资的形式收购了美加净商标,作价1200万人民币,收购之后并没有得到重视,1991年业绩就从3亿直降到600万元。4年后,上海家化用5亿元收回了商标,但是在长期的停滞不前中,也错失了宝贵的发展时机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好在失而复得的美加净正在好转

同样命运的还有丁家宜。2010年,日化巨头科蒂集团以4亿美元收购了该品牌,之后科蒂业绩下滑,退出了中国市场,丁家宜的创始人庄文阳在2015年又将其买回,但品牌已经元气大伤。在日化行业,只有上海家化可圈可点,旗下发展出了美加净、六神、双妹、佰草集等本土品牌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1990年,第一瓶六神花露水上市

除了日化行业之外,其它的行业就比较幸运了,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2005年,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持有青岛啤酒股份的27%。之后,安海斯布希公司出售持有的全部股权,日本朝日啤酒占17.99%股权。2017年,青岛啤酒以66亿港元回购了日本朝日啤酒的17.99%股权。至此,青岛啤酒的外资已被全部清退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没有了外资的青岛喝起来就是爽

而华润雪花啤酒,之前的49%股份是被南非的啤酒公司SAB(米勒)占有。2015,SAB放弃其雪花啤酒股份;2016年,雪花啤酒以16亿美元回购了49%股权,从此回归中资。从始至终,唯一没有变过的百分百血统的啤酒公司就燕京啤酒一家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理所当然了,喝酒还是纯正的好

幸运的还有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总部位于香港。公司在全球专业锂电池制造商中,其技术、产能与销量均处于领先地位。创业初期需要资金,2005年,被日本的TDK集团以1亿美元收购。此后,ATL保持高速发展,2012年成为全球第一的锂聚合物电池供应商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创新,源自每一次的技术突破

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V等手机平板及大疆旗下的无人机,均使用它家生产的电池。如果当年没有卖掉,也会是纯正的国货之光。值得幸运的是,ATL的创始人曾毓群在福建老家宁德创建了宁德时代(CATL)专门做汽车动力电池,目前是百分之百的中资企业。2017年,超过比亚迪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宁德时代:可靠动力、源于内涵

最后,中国品牌仍未完全成功,国人仍需努力,支持国货至关重要

21世纪初,欧美大公司开始全球并购,中国企业恰逢处在并购的危险期。或创业过程需要资金、或需要市场换技术、或缺乏品牌保护意识、或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等等,先暂且不说。总之,这个时期的好多国产品牌都被卖掉了,就算日后重新买回来,外资品牌也已经在中国市场扎根了,这使得本土品牌错失了黄金发展期。物美价廉的国货,如果连国人都不支持还怎么撑起中国品牌?爱我中国就请支持国货,谢谢。

有哪些看似中国品牌,实则却已是外国品牌?你中招了没?

国人要对自己的企业品牌有所自信

上一篇新闻

原来他们都参加过选秀!赵丽颖拿冠军,热巴娜扎淘汰,周杰伦更惨

下一篇新闻

上海籍最美5位女星:江疏影垫底,唐嫣第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