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马来西亚文冬的广西籍(北流)华侨华人

文冬是马来西亚彭亨州较大的城市,地处西马来西亚腹地,距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约五六十公里,这里是马来西亚广西籍华侨、华人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占当地作侨、华人总数50%以上。

旧中国,由于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农村经济破产,加上军阀、地主武装的连年混战,到处拉壮丁,到处烧杀掠夺,地方不宁,人不聊生。广西东南部的容县、北流、岑溪等县的穷苦农民,无法在祖辈的土地上谋生,为了生计,被迫离乡背井,由广州、香港等口岸,飘洋过海到马来亚(今新加坡、马来西亚)谋生。因广西籍华侨移居马来亚,较广东、福建省籍华侨为迟,又由于旧社会区域性封建帮派的排挤,加上初到异邦没有经商的资本,又不善于经商等等。因此,惟有深入马来亚腹地出卖芳动力,从事重体力芳动,当采矿工人,割胶工人,或租地开荒种植橡胶间种农作物,来维持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广西籍华侨华人在马来西亚腹地各市镇人数较集中的原因之一。

文冬,原是彭亨州马来人的甘榜(村庄),四周是原始森林,虎、豹、野猪、猿猴出没,瘴气很大,人烟稀少。七八十年前,广西容县、北流等县的穷苦农民,来到马来亚后,又由吉隆坡(广东惠阳人开辟的城市)辗转到彭亨文冬,他们在这里住了下来,当矿工、割胶工、种橡胶等。由于他们发扬了中华民族勤男俭朴的传统,和当地马来人以及粤、闽侨胞和睦相处,为文冬的经济发展和山区的开发做出了一定贡献。

原籍北流县隆盛高岭塘的陈生、原籍容县波里的张汉松,原籍北流县隆盛的周涤非(出生于文冬),出于对彭亨州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成绩,先后受封为彭亨州太平局绅。

旅居文冬的广西籍侨胞重视华文教育,和粤、闽侨胞联合创办了作文学校一一文冬的启文中小学校。这是彭亨州较大的华文学校,为华侨社会培养了不少人才。现在马来西亚房屋部长陈声新(祖籍广西北流陈生太平局绅的次男)就是在这所学校读小学的。

随着移居文冬的广西籍华侨人数的日益增多,大家深感有必要组织广西会馆来联络感情,促进团结,排难解纠,以达到互助互惠的目的。1909年秋祭饭宴.上,容县人浦旺享发起组织文冬广西会馆,得到与会的北流县陈瑞林、周业棠、李利,容县浦其生和参加饭宴的其他广西籍同乡的赞同。不少人即席认捐作为购买会址基金。当场推选浦旺亨、凌贤、李玉、周业棠、马贵山、浦其生、梁宝、赵福、李利、陈有、黄通、陈瑞林、周德罄为委员,负资筹备文冬广西会馆工作。

1910年购买陆佑街36号为会址,并获得当地政府批准注册,正式成立了文冬广西会馆。大家推选浦旺亨为首届总理。文冬广西会馆是当地最早的华侨社团之一。1920年,会馆搬迁到崔贤街26号,后来在乡亲们的支特和赞助下,于1952年和1956年先后购买崔贤街25号和27号两栋房,通过打通楼上和装修,成为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广西会馆,里面有阅报室、福利堂、礼堂和工作人员办公室。

义冬广西会馆的宗旨是:“联络乡情,团结互助,广行公益”。


会馆外照

文冬西会馆下设:

(一)福利院。占地二英亩,1956年建成,建筑费和二英亩地99年租金共马币6.5万元。该福利院是贫苦会员同乡因病疗养的场所,设有董事长和董事来管理。

(二)会员子女奖学金委员会。设于1959年底。宗旨是奖励会员子女学业与操行优良者,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种。

(三)红白事委员会。红事是办理会庆及联欢会,并帮助同乡办理喜庆之事,白事是为同乡治理丧事和春秋二祭的工作。

(四)康乐股。后改文娱股,主要是负责发展音乐、体育、戏剧等各种有益会员身心的活动。

(五)会员储蓄部。负责保管会员多余款项。由会馆统一将其存入银行,逐年生息,作为会馆的公益金。(文:陈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