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北京30名本科生:揽获21万奖学金、32项国家级大奖,来自同所大学同一班级!

金秋将近,梦想启航,众多学子怀着对母校的眷恋奔赴下一场旅程。当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2018班的学子回望大学时光,快乐和充实构成了班级的主旋律:他们奋勇争先,斩获高达21万元的奖学金、拿下30余项国家级奖项;他们高手如云,30名学子中有26人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优秀班集体,了解他们的成才故事!

35年前,以余达太、马香峰教授为首的北科大人制造出第一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开创了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先河。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科技大学正式成立机器人工程专业,并于同年9月从本科2018级机械类学生中选拔30人组建第一届机器人班,这就是机器人工程2018班。他们传承前辈的报国之志,秉承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在短短数年间成长为品学兼优的青年才俊。

学风优良,携手共进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机器人工程2018班的学子们深深明白这一点。班级构建“名师引领-小组帮扶-集体监督”三维学习模式,打造“一二三,向前看”的学风培育体系,积极督促每位学子勤学苦练,不断进步。在浓厚学习氛围的感染下,班级中11名学子的综合成绩高于90分,班级加权平均成绩达85.8分,奖学金覆盖率达到83%,学子斩获奖学金总金额达21万元

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2018班斩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作为学校首批科技创新实验班,机器人工程2018班在科研方面实力亮眼。自班级成立,班主任孙志辉老师便积极动员全体学子参与大学生科研实践训练,在动手、动脑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并积极进行成果转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班级学子共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1篇,获批专利3项。

以赛促学,科技报国

为锻炼扎实的创新能力,机器人工程2018班的学子们积极投身智能车、机器人、起重机、单片机、计算机博弈等多种科技竞赛,在各种国家级、省部级大赛中大显身手。在校期间,班级学子共斩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32项,首都挑战杯特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项42项。崔桐鑫、薛李斌、许连成等同学还作为主力队员参加国际级赛事,在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为国争光。

一项项金色的荣誉,映照出机器人工程2018班学子们矢志创新的精神,也激发了他们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力量的热情。2021年暑期,机器人工程2018班全员赴美的库卡、极智嘉等国内顶尖机器人公司进行定岗实习。他们深入生产一线,与技术工人、工程师、设计师进行切磋交流,实际参与产品研发、产品优化等工作,了解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全面接触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在实习过程中,他们收获知识、开阔视野,逐渐成长成才。

前途光明,一路高歌

数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机器人工程2018班的学子们到了离开母校、各奔前程的时刻。班级30位学子中,26名同学将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深造率达86.7%,学子们用不懈的努力为自己的青春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成果用在工业战线中,无论选择升学深造或直接就业,北科大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子们都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迅猛增长催生了一批“新职业”,为机器人相关人才开辟了更多的就业“风口”。2022年6月,人社部公示了第一批新职业信息,其中便包括“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与机器人相关的职业。新职业的出现,反映出机器人领域旺盛的人才需求以及国家对该行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未来,机器人相关专业的学子将大有可为!

四年大学之旅已经结束,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2018班的学子们同舟共济、并肩同行,为北科学子树立榜样,为母校增光添彩。未来成长的道路上,他们将牢记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托,勉力拼搏、不负韶华,奋力谱写“科技报国”的壮美诗篇!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招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官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