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有一种撤退叫敦刻尔克|创业启示录

全文约 3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海陆空三线螺旋式上升

看第一遍这个片子,你会被诺兰炉火纯青的非线性叙事手法所折服。

他从海陆空全景角度,将整个事件的三条时间线打碎再重构:陆地上的英法士兵被困在敦刻尔克沙滩上有一周了;海上,私人渔船从英国开往敦刻尔克援救的时间是一天;而在空中,英国皇家空军只携带了一小时的燃料去狙击敌军战机。

三条时间线并非平行直线推进,而是像DNA链条一样螺旋式交错上升,同时在电影直线时间播放时汇集,变成陆海空三线叠加,让事件化学反应式的膨胀,最后归并到一个时间点,将全片推向高潮。

不出现一滴血的绝望

看第二遍,你会发现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没有出现一滴血,却满屏幕都是绝望和恐惧。

我们印象中的战争片,大都极力渲染血腥残暴的画面,从而体现战争残酷无情的真实;或是以主角为出发点,从他的参战经历去透视整个战争背景;或是正义方艰苦卓绝打败侵略方,光荣赢得战争胜利凯旋。

但到了诺兰这里,就没有了悲情的英雄主角,没有了邪恶的德军,也几乎看不到一滴血,甚至,这还不是一次大快人心的大胜仗,而是由于英法联军不敌德军被迫进行的40万人战略大撤退。

可能,更多的伤亡会带来震撼的效果。然而,惨烈在这里戛然而止,它选择了一个更加新颖、简洁的角度,没有丝毫的哗众取宠。

四十万年轻的生命,窘迫地挤在敦刻尔克狭长的沙滩上。

他们的恐惧,都写在面无表情的脸上。

一枚炸弹下来,可能炸在你旁边,也可能炸在你头顶,可能在恐惧中活下来,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死去。

一名军官说:涨潮了。另一个人问:您怎么知道?他回答:因为尸体都漂回来了。

然后排着队的士兵犹豫了一下,轻轻地把漂到身边的尸体推走。

寂静的海岸,有个士兵解掉身上的装备,缓缓走向了深海。岸上的三个人看着自杀的士兵,面无表情。

求生的欲望、回家的欲望支撑着他们,但在有些人身上,这种欲望,最终还是被绝望打败。

诺兰用冷静的画面,用窒息一般的绝望,传递出一种克制。这种克制和绝望里,透视着一种生命至上的宗旨。

撤退、求存:另一种胜利?

影片结尾,汤米和亚力克斯坐在回家的火车上。亚力克斯担心,人民会把狼狈而逃的他们当做耻辱。夹道欢迎的人民却说,“孩子,回来就好。”

“月光石号”最终带着他们回到了英国本土。码头上负责分发毛毯的盲人大爷,对他们每一个人说:well done。

炮兵不理解:我们什么都没有做,我们只是逃跑了。

但其实,那就已经足够了。

这部电影最大的闪光点,在我看来并不是这种独特的叙述手法,而是影片结尾军队安全撤离之后的经历的一些细节和心理变化,在他们看来,撤离并不是值得欢呼喝彩的事,但回归故土之后依旧受到了热情相迎。

从艰苦卓绝到最后欢庆“伟大胜利”的套路也已经没那么被人期待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之所以在战争史上留名,是因为直到1942年新加坡陷落之前,敦刻尔克一直被认为是英国军事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失败,细挖失败和展示胜利,显然前者难度更大。

而诺兰显然选择了那条难度更大的路。

这仅仅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怯懦并不可耻,生存即是胜利。

不是所有的胜利都值得歌颂,也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毫无价值,时代最耀眼的舞台也许并不属于他们,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价值在于保全力量,在于绝地求生,历史上40万英法联军最后成功撤出了33万人,这次大撤退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欧洲,保留了二战西线的火种,某种程度上拯救了英国与法国。

创业启示录:撤退、失败对于创业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如同战争,创业本身也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如同生命,创业也是一个滔滔不绝、生生不息的追逐之旅。失败之于创业的意义,如同撤退之于战争的意义,死亡之于生命的意义,正如哲学家都是以生命的终结来探寻生命的价值。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说过,创业者是没有“失败”一说的,只要他不放弃。

在我们普遍的印象中,商学院大多是“既有成功者”的道场,可真格基金前不久却搞了一个“失败研修院”,学员仅限烧光过投资机构300万以上的创业“失败者”,这是怎么回事呢?

徐小平在开学典礼上分享了创立失败研修院的初衷:在创业时代,失败不应该一种难以启齿的丑闻,而应该是一种蓄势待发的潜伏。如果要给“失败”一个定义,那应该是,离创业成功更进一步。

乔布斯就曾说,“记住你即将死去” 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在死亡面前,他才消除了一切喧嚣浮华,看清了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

对于创业者来说,也只有定义失败、认识失败、反思失败,才能真正去谈论和把握成功。

现在最常见的对于失败的讨论,是“已经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在嬉笑怒骂中调侃失败的过往,谈笑间失败灰飞烟灭,一笑泯恩仇。

这是人性对于失败的恐惧感和羞耻感使然。但失败的价值不需要成功来背书。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在创业成功之前、也就是失败之时就讨论失败,坦然、灿然地面对失败的结果,自信、自在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才算是真正获得了创业的勇气和智慧,我们才能真正拜失败为我们的“成功之母”。

领先的全景相机品牌Insta 360创始人刘靖康对于“创业失败”的理解,就非常接近徐小平的观点。刚开始踏进创业这条路时,刘靖康对于事业的成功与否时常秉持无所谓的态度,先前还经常说到,创业前一无所有,创业失败了也一无所有,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得到锻炼和成长,大不了从头再来。

如同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样,我们从几个国外创业公司自身对于失败原因的自述中总结出了5个最主要的原因,望对创业者们有所借鉴。

No. 5 缺乏热情和领域专长

世界上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是有9%的失败初创公司创始人发现,对一个领域缺乏热情和专业知识是创业失败中很重要的原因。他们当中,NewsTilt 坦白地说,他们对自己选择的领域缺乏兴趣。他写道:

“我们并不是真的关心新闻学,甚至不是热心的新闻读者。如果我们每天做的第一件事是跑去news.bbc.co.uk看看,我们应该已经做出这个产品了。但当我们有了NewsTilt的时候,那并不能激发我浏览的兴趣,而依然是黑客新闻和Reddit。所以我们怎么可能创建出一个只从商业角度感兴趣的产品呢?”

No.4 不合适的团队

拥有一个具有不同技能的多样化团队常被认为对创业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失败的企业经常哀叹,“我希望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首席技术官,或者希望创业公司有一个“喜爱研究商业的创始人”。Standout Jobs在他们的事后分析中写道:“创始团队无法独立开发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开发产品时先做出一个简单的原型来快速检验你的产品或方向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快速迭代,不断修正产品,最终适应市场的需求)。如果创始团队不能自己推出产品,就不应该创办一家初创公司。我们本来可以让更多的联合创始人加入,这部分人的薪酬可以以股权的方式支付,但我们却没有这么做。”

No.3 “用户不友好”产品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当你忽略用户需求时坏事就会发生。关于他们的产品UI(用户界面),Game Layers这样写道:“归根到底,我相信PMOG(P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缺少太多核心的游戏冲动去驱使狂热的大规模的采用。回头看,我相信我们需要准备好自己,放下身段,做一些让玩家在最初接触到游戏的时候觉得更容易玩的东西。”

No.2 耗空财政

有限的金钱和时间需要被合理分配。如何使用你手头的钱是一个被经常问起的难题,也是初创公司失败的一个原因(29%)。

正如Flud的团队所言,耗尽现金往往与其他原因一起导致初创公司在产品市场匹配和企业转型上的失败,“事实上,最终杀死Flud的是它无法筹集这笔额外的资金。尽管在追求永远难以捉摸的产品市场匹配(和货币化)的过程中有多种方法,Flud最终还是耗光了资金,败亡了。

No.1 只解决有趣的问题,

而不是能服务市场需求的问题

这个原因被42%的案例列为创业失败的首要原因。正如Patient Communicator写道:“我意识到,基本上,我们没有客户,因为没有人真的对我们搭建的模型感兴趣。医生想要更多的病人,而不是高效的诊所。”

Treehouse Logic在他们的分析报告中展开来谈这个概念:“当初创公司没有解决市场问题时,他们就失败了。我们没有解决一个足够大的可以普遍服务于一个可扩展的解决方案的问题。我们有很好的技术,有关于购物行为的很棒的数据,有作为领导者的声望,有专业知识,有好的顾问等等,但我们没有的是能以一种可延伸的方式解决一个痛点的技术或商业模型。”

正如我们可以在《敦刻尔克》中换一个角度看待撤退和失败一样,只要能把失败看做成功的一个过渡,整个社会对于创业风险的观念和认知,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