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你说,精神出轨算“出轨”吗?

本文作者:彼得巴甫洛夫斯克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银河系......

错了错了,拿错剧本了。

很久很久以前,邑人影院第十次线上视频分享会才立项。我被告知‘出轨“是这次的话题,并且还给出了观片指南,以新加坡电影《热带雨》为主轴,还可参考《廊桥遗梦》等经典电影。

《热带雨》这片我完全不熟,我当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迷失东京》和《特洛伊》。前者探讨一下中年危机和现代都市男女的空虚,后者讨论一下出轨可以造成的最灾难性的后果-----战争。

但真正沉下心开始撸片以后,我的思绪就被打乱了。

《热带雨》的观片体验并不好。不是说影片质量不好,而是群里提供的热带雨片源是个无字幕的版本,而本片居然有方言。连蒙带猜好歹获知了剧情。热带雨的话题王小东老师已经谈过,(穿越门:七夕谈出轨,出轨剧拓宽了我们哪些道德边界? )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和大家一样,对女主的感情线很有感触。但曲折的感情线并不能为女主的出轨行为提供任何合理性。它只能提供动机,并且为女主结束自己原本不算幸福的婚姻推波助澜。但就是不能为出轨本身提供合理性。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就像童年阴影可以是杀人犯动手的起因之一,但绝不会为杀人本身提供任何合理性一样。杀人就是杀人,伤害就是伤害,出轨就是出轨。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这些行为是律法所不能允许的。注意我说的是律法,而不是法律。杀人和伤害有法律管,出轨目前在我国并不是违法行为,但受公序良俗制约,而公序良俗,就是宗教伦理层面的“律法”。

这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氛围。我们会发现,我们能够第一时间爆出名字的“出轨”元素的电影。似乎多数都回避了这些问题。《廊桥遗梦》有讨论过出轨么?我印象中并没有,它讨论的是一对男女晚年的爱情,只不过恰好他们有各自的家庭。

其实,我们能够看到的大部分所谓“出轨片”,本质上都是爱情片。

出轨只是套在他们伟大的“爱情”身上的一层枷锁。这层枷锁没有什么特别的。本质上来说,可以用其他元素去代替,比如绝症,或者任何不合法的东西。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就是不合法的。为两个家族所不容。《蓝色生死恋》里的白血病,也是套在男女主角爱情上的枷锁。

仔细想一下,三者没有什么不同。探讨或者憧憬的,为之歌颂的,都是爱情本身。

但爱情是什么呢?有人说爱情就是荷尔蒙的萌动。和你的内分泌有关。就这么毫无征兆的跑出来,又毫无征兆的溜走。所以才会有一见钟情这样的情况。

但我想说,这是不对的。确实有这种情况存在,但那不是爱情。或者说那并不是爱情的全部。

那确实是人类感情的一部分。就和你今天想要吃什么午饭一样玄学。在你打定主意想要去吃日本料理的时候,路过烧烤摊油脂在美拉德反应下催生的香味会瞬间击垮你的决定。而让你决定背叛食物还有上一段爱情的,可能是同一种物质,你脑子里分泌的多巴胺。

其实那不叫爱情(love),那叫喜欢(like)。

你可以喜欢吃烧烤。你也可以表述成你爱烧烤。Ok,那没问题。但中文语境里,你可以表述成“你爱上了烧烤“”你与烧烤滋生了爱情“吗?

爱情没有这么肤浅。

爱情很复杂。

爱情不是那么完美。应该保持完美的,是婚姻。

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孽恋,各种各样不合法的爱情。

我不认为《廊桥遗梦》有什么错。只要是爱情,艺术家就有权利歌颂,哪怕它是不合法的。存在即合理嘛。至于合理背后如何去善后,那是公序良俗要去管的事情。

《廊桥遗梦》规避了这个话题。但也有正视他的。

比如好莱坞的一项重要类型电影:中年危机电影

中年危机电影通常的一项背景设定,就是当热恋消退,生活压力摆上案头的时候。

比如《天气预报员》里的尼古拉斯·凯奇,《人生遥控器》里的亚当·桑德勒。

但这里,我想聊的是一部国货,2002年许鞍华的《男人四十》。

在我眼里,这才是一部比较“纯粹“描写”出轨“的电影。当然也是一部成功的中年危机电影。

影片内里感情并不复杂。但和《廊桥遗梦》最大的不同在于,出轨这一次压在了爱情之上。

在《廊桥遗梦》中,出轨是被淡化,是被遗忘,是被隐藏的,突出的是爱情的美好,甚至于甜蜜(虽然这个词可能更加适用于年轻人,但这就是《廊桥遗梦》这个忘年恋故事的魅力。)

而在《男人四十》里,被隐藏的是爱情,突出的是生活,各种各样的压力,以及出轨本身。

在我有限的观影片库里,描写出轨本身的片子并不多。

在邑人影院第二期线上分享会的主题《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穿越门:促膝夜话,一晚聊尽《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及托纳多雷),其实就有这个问题,玛莲娜到底出轨没有。事实上全片看下来,在玛莲娜丈夫“牺牲“之前,只有男主角在对其意淫。”牺牲“发生之后,正式的肉体侵犯才介入。所以这就牵扯了一个话题,意淫算出轨吗?被人意淫呢?没有肉体上的关系?叫出轨吗?

《男人四十》就探讨了这个话题,虽然因为照顾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没有给出具体答案,但表述的很明显。

庹宗华饰演的盛老师是梅艳芳的初恋,也是大儿子的亲生父亲。但随着盛老师抛弃了她们,这段感情,这份爱情,以及这段关系。都已经结束了。我特地把这三者分开表示,就是想告诉大家,感情,爱情,和关系,都在抛弃的那一刻结束了。

但结束了,不代表不需要善后。

在梅艳芳饰演的陈文婧40岁的时候,在他们的儿子已经学业有成,并且态度开朗乐观,品德优异,看起来前途无限的时候,盛老师带着快要死的癌症病体,回来了。

既然回来了,就要处理,就要善后。和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不同,人到四十,中年人的决定,没有那么果断。

梅艳芳做出的决定,是要照顾盛老师到最后,在这里影片放大了几十年前孽恋的部分,把观众的注意点引向了初恋。是梅艳芳放不下吗?我认为不是。影片没有特意的去说明盛老师的魅力在哪里,但通过张学友和梅艳芳一起吟唱《前赤壁赋》可以得到暗示,这两个男人的魅力中,起码在“才气“上是相同的。甚至能得到张学友才气略输一筹,属于备胎的暗示。

但我认为,那一次背叛,是刻骨铭心的。它足以终结一切。

再者,当时还是学生的张学友,才华肯定不及盛老师,但40岁已经是语文教师的林耀国也是吗?

还有一个细节,被刻意的隐藏在“初恋“后面。就是盛老师和梅艳芳的儿子。

他被张学友和梅艳芳很好的保护了起来。

梅艳芳的善后处理,成功的将盛老师隔绝在了这个家庭以外,没有打扰到两个孩子。

她去干什么了?就是去照顾盛老师的生活。以盛老师的病体,也发生不了什么肉体上的事情。

但从实际效果来说,她也是为了家庭,她确实客观上保护了孩子。

尽管初恋的感情,确实不能当作他不存在。他确实是存在的,而且甚至还有一个结晶,就是大儿子。背叛是不可饶恕的,是无可挽回的。它可以压过初恋。但初恋是存在的。

她的行为,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出轨。

这点没有争议,因为张学友饰演的林耀国也是这么认为的。

没有肉体行为,那也是精神出轨。

难道那几个月对家庭的缺失,对盛老师不离不弃的照顾,都毫无意义吗?

哪怕你是为了稳住他,不让他破坏家庭,那只是你可以被原谅的理由,并不是否定精神出轨的理由。

影片中选择了让梅艳芳和儿子坦白,去将这点往事善后,做个了结。是很高明的做法。

大家都客客气气的做了20年夫妻了,这个名字以后也不会有人提了。有什么好隐瞒的。

林耀国知道,不会发生什么肉体上的关系,所以还可以隐忍住,一起同桌吃饭。但那种事,还是被他认为是一种背叛。

虽然影片没有明示,但我认为,林耀国和胡彩蓝,应该是发生了肉体关系的。

整部《男人四十》,其实就在这种精神出轨与肉体出轨的博弈中推进着。出轨是这部影片的基本基调。但张学友的这次肉体上的出轨,却始终被各种其他问题围绕着,甚至可以说像是被保护着。在张学友与林嘉欣风流一夜回家后,是想要和老婆解释的。但却也被盛老师的孽恋一笔盖住。在这一波互相对冲的骚操作之后,林耀国作为继父写了一篇《我的第一次》给大儿子。结尾说,我的儿子,你也将追寻你的第一次去了。转场,就是他作为继父带着儿子去医院见生父的镜头。在02年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小,没有意识到这个转折的含义。直到现在我也接近四十,才读到“第一次见生父”的感悟。那算是孩子的成人礼。也是做为父亲的张学友,应该带孩子走过的路。

肉体出轨比较好理解,那是绝绝对对的为公序良俗所不容的。所以也没什么可以探讨的。但本片中梅艳芳的这种精神出轨。实在话是可以被探讨的,因为不违法,看清事实后似乎也不那么违背道德。但它对夫妻感情的伤害确实实实在在存在的。你不违法,不代表你就没有造成伤害吧。那些伤害,还是需要人负责的。

接下来谈另一部电影。就像上面提到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意淫算不算呢?

还真有一部电影探讨了这个问题。

而且是一部史上留名的大作。大导演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

这是一部妻子向丈夫坦白自己意淫,丈夫受不了想出去寻求刺激,最后弄成一团浆糊的电影。

库布里克大师在片子里塞进了很多东西。各种上流社会与底层的阶级探讨,中产阶级的虚伪,但就影片核心故事的本心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在一次奢华的舞会后,妮可·基德曼向丈夫袒露了一个秘密。自己曾经见过一个帅气的军官。真的只是仅仅见过一面,然后脑海里就忘不了,数次意淫与他交欢。按理说脑子里想想不犯法吧。但这已经让汤姆·克鲁斯受不了了。

汤姆·克鲁斯这边也是,感觉背叛的他出去寻求刺激,进了一个上流社会的趴体。但啥也没干就被抓包了。

按我们中国人的道德标准,这是一起烈度很低很低的事件,双方实际上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背叛。一句中国老话就能解释,老婆那叫有贼心没贼胆,老公那叫有贼心贼胆但事情没干成。

影片尺度大到了限制级,但似乎和男女主没啥关系。

库布里克想要探讨的比这大的多,而我只想谈谈出轨。

我始终认为,意淫是不犯法的。前面说了,爱情很调皮,他总是不分场合的出现,然后又不负责任的离去。这和你的多巴胺受体有关。是一种感觉。

而在我们的现实世界,广义的爱情,不止需要感觉,还需要行动,需要责任,需要担当,需要付出,需要很多很多。

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最初的荷尔蒙春心萌动就不是爱情的一部分。也不能怀疑它在那一刻是不是真诚的。我相信是。

这,就是一见钟情。

理智让我们思考,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让我们控制烈度,让我们压抑欲望。

但欲望应该压抑到什么程度呢?事实上它从未消失,广义上来说,你只要管住自己的行为,这就足够了。也就只能走到这一步了。

你只能说服自己假装忘掉某件事,某个人,并且在行动上支持这点。

但你的脑海中能不能真正忘掉,这就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了。

所以,在《大开眼界》中,妻子的意淫行为,在我看来是忠贞无比的。

她压缩了自己的欲望,并且压缩到了极致。

那么丈夫呢?他算出轨吗?

他没有爱上除妻子以外的任何人,他也没有和妻子以外的任何人发生什么突破伦理的关系。

看起来似乎是这样。

但在妻子坦白的那一刻,他想,他不止是想,他还付诸行动了。

他只是没有成功而已。

没有成功,只代表错误尚未铸成,但那颗飘逸的心就可以假装不存在了么?

也许在剧中的夫妻可以,但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可以吗?

在这次分享会中,大家也曾经谈到,到底存不存在精神出轨,那毫无疑问是存在的。这俩影片就给出了两个极端的例子。《男人四十》里,梅艳芳似乎付出了所有,而《大开眼界》里,妮可·基德曼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东西。那她们所要承受的代价是什么?一样吗?

不知道两位导演拍摄时的感受怎么样。但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角度,大概率会受不了梅艳芳,因为那些付出,也是要计算价值,也是有杀伤力,也是背叛者所谓罪孽的一部分。

而妮可·基德曼,她也就是想想而已。

这就是我对这次出轨主题分享会的笔记。我无意否定那些有出轨因素的爱情片对不合法爱情的歌颂。毕竟《廊桥遗梦》和《迷失东京》都很美。但他们的主题是爱情,是男女主角的成长,是他们本身心理对爱情观的拓展,又或者是对一些另类生活的不同理解。反正不是出轨本身。

所以,我想谈谈出轨本身。这种话题的影片没有那些“爱情片”多,就先分享这两部吧。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