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又一次站上风口!琶洲故事为你讲述两百年全球化进程|珠三角观察

今天上午,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迎来首家封顶项目——环球梦大厦。

在这里,207米的微信总部大楼、小米华南总部大楼还在加快建设,2020年底前这些项目将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从2015年6月30日第一批土地出让开始,腾讯、阿里巴巴、小米、YY(欢聚时代)、唯品会、科大讯飞等17家行业龙头企业进驻,总投资规模达630亿元。

琶洲,新的全球化故事已经开始了。

说起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每一次全球化的浪潮,琶洲都曾经站在风口浪尖。

一百多年前,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过海,经过珠江抵达广州黄埔港,在琶洲岛打开一扇世界接触中国的大门。

一百年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走进琶洲的广交会展馆,这里是中国联通世界的窗口。

而现在,全球顶尖的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在这里快速崛起。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琶洲的三次全球化故事。

贸易全球化

“中国皇后号”的广州之旅

1492年是世界的转折点。撬动者是一位在西班牙打工的热那亚水手。他的名字叫哥伦布。

1492年,哥伦布到达了美洲东岸的西印度群岛。直到去世,他一直坚信他到达了印度,下一步就能抵达中国。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大陆的发现,使得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我们身处的世界,也加深了各国之间的联系,贸易的全球化从此开始。

新航路的开辟,贸易中心发生变动,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商贸经济繁荣起来。

1783年,美国人也加入了这一场全球化的浪潮。这一年,刚刚诞生的美国面对各种各种的困境考验,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字:钱。

到哪里去找钱?

有聪明人出主意说:要找钱,去广州!

于是,1784年2月22日,由美国开往中国的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装载着西洋参、银币、烟碱等物品从美国纽约港出发,踏上了去广州的万顷波涛。

历经半年航行,于同年8月28日到达位于广州琶洲的黄埔古港。在广州销售完所载物品后,又采购了红茶、绿茶、南京布、瓷器、丝绸、肉桂等物品运回美国。船上的货物被转运到纽约、费城等地销售。总获利30727.6美元。

美国的“中国皇后号”,是曾经穿梭于黄埔港的千万商船中,较为显眼的几艘。据统计,在1758-1838年的八十年间,停靠在黄埔古港的各国商船达到5107艘。

如此之多的外国商船和商品来广州进行贸易,珠江之滨的广州一片繁荣的景象。英国人威廉-希克感叹:“珠江上船舶运行忙碌的情景,就像伦敦桥下的泰晤士河……在外国人眼里再没有比排列着长达几英里的帆船更为壮观的了。”

广州有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对外贸易历史,在1757年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后,更是成为了全中国唯一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长达80多年。学者指出,18世纪19世纪的广州是全世界最大的通商口岸。

作为广州外港的黄埔古港成为外洋船舶的指定下锚地,外国来华商船必须在此办理卸货、通关和回程手续。

18世纪后半叶,平均每年60多艘巨大的商船,载着来自世界各国商人与商品在黄埔古港相会,成为世界贸易往来的汇集地。

矗立在这里的琶洲塔成为地标。外国商人们望到高耸的琶洲塔,就知道来到了广州。

一时间,黄埔港成为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角色。这里不仅是经济的交汇点,还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因此,这里的黄埔村出洋人数众多,涌现出大批的历史名人。如冒死奋战55天营救孙中山的永丰舰舰长冯肇宪、巨商学者科学家一门七杰的梁氏家族、向美国成功追讨庚子赔款用于开办清华大学的爱国外交家梁诚、身兼三国驻新加坡领事的胡璇泽……一条村落诞生了近代史上诸多显赫的名人被称为“黄埔村现象”。

生产全球化

琶洲会展中心背后的风向

琶洲的第二次全球化浪潮要等到两百多年后。

“二战”后,一大批跨国公司把生产车间搬到亚洲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

20世纪60至70年代,欧美国家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

20世纪80年代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改革开放中的中国逐渐成为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这时,中国已经在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那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诞生于1957年的它,从出生起便肩负起打破西方封锁和禁运、拓展对外贸易、发展国内经济的时代使命。

彼时的琶洲,还在静静等待机会。

在广州城中,广交会流花展馆迎来了世界客商。

在珠三角的制造业腹地,人们洗脚上田,白手起家,捣鼓出了风扇、空调、冰箱、微波炉等产品。

1991年,54岁的梁庆德逛日本超市,被一件小家电所吸引,原来那就是微波炉!他觉得这个东西将来在国内肯定大有市场。第二年,梁庆德将企业正式更名为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进入家电行业,选择专注开发微波炉产业。

当年,梁庆德为了进广交会,使出浑身解数,到外贸中心办临时进馆证进了广交会。1998年,格兰仕第一次获得广交会的展位,当年签下1000万美元的订单。

2001年,中国“入世”,中小企业通过广交会开拓国际市场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从2002年起,广交会由“一馆一期”改为“一馆两期”,展位总数增加到1.57万个。到2003年秋,广交会到会采购商超过15万人,成交额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04年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终于登场了。琶洲会展中心落成,广交会随即实行扩容。琶洲展馆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广交会一届两馆两期同时举办,规模一举跃居世界单年期展会第三位,仅次于德国汉诺威工业展和通讯展。

这一届的广交会,一共设了2.75万个摊位,其中旧馆两期各设摊位六千多个,新馆两期各设摊位七千五百多个。共分五大类(工业类、纺织服装类、食品医药类、日用消费品类、礼品类)、35个展区。

也是这一年,马云和杨元庆、侯为贵等一起成为了CCTV经济年度人物。截至2004年10月,阿里巴巴会聚了来自220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万注册商人会员,每天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640多万条商业供求信息。

马云后来还回忆说,以前真的很穷,“在2004年我才有点现金,钱还是在百万以内”。

作为腾讯集团创始人马化腾在这一年只拿到了新锐人物奖。当主持人让小马哥向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推销一下QQ时,却惨遭拒绝。

那一年,新经济的浪潮还没有扑面打来,在产业江湖里,呼风唤雨的是来自制造业的大佬们。彼时的广交会被称为全球贸易未来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风头正劲。

四年之后的2008年,第104届广交会整体搬迁至琶洲展馆举行。

琶洲会展中心的背后,是广东乃至中国融入生产全球化的宏大图景。

越来越多广东企业主动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以制造环节切入全球产业链条,依托廉价土地和劳动力所造就的比较优势,蓄积了经济基础。

例如,此时的格兰仕,每年出口额超过3亿美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微波炉第一制造商”。

远眺琶洲展馆,犹如珠江波浪。

就像一首老歌唱的: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创新全球化

马化腾、马云、雷军为什么在这里建总部

7月25日,刚刚在香港敲完钟的小米科技董事长、CEO雷军,就带着高管团队,跑到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在这里,小米华南总部大楼正在加快建设,将于2020年竣工。

雷军透露,小米将积极谋划和加强在琶洲的业务布局,将华南地区产业链、生态链资源向琶洲集聚,把小米互联网产业园打造成为小米的华南总部和创新发展的引擎。

对雷军来说,小米上市已经翻篇,下一个新的征程即将开始。在公开信里,雷军向人们强调说,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小米要建立全球化商业生态。

雷军在琶洲的邻居,还有马化腾、张小龙。

腾讯的微信事业板块,是由现任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的张小龙率领一个创业团队在广州开发的。

马化腾一直想把微信板块搬迁到深圳,但最终没搬,而是在广州建设微信板块总部。原因之一,是这个团队的成员很多在广州安家,而另一个打动马化腾的原因,是广州市领导陪同马化腾在全城选地,最终马化腾选中琶洲,从市到区里合力支持。

“广州自古就是中国的南大门,在每一次改革浪潮中都走在前面。微信诞生在广州,整个微信团队和微信拓展各个行业结合的团队都在这里,广州在发展‘互联网+’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马化腾曾经在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这样说。

在马化腾看来,腾讯的许多业务在广州取得重大进展,“广州是腾讯的福地”。特别是在“互联网+民生”“互联网+政务”的实践上,广州一直领全国风气之先。

马化腾、张小龙在琶洲的邻居还有马云。

早在1997年,马云就曾经带着团队在北京连续苦干了15个月,做出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

这次,他选择南下,在广交会家门口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投资建设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

马化腾、马云、雷军……创新巨头们的到来,让琶洲再一次站在了全球化的新风口上。

现在,全球化进入第三个阶段。世界上最大的趋势就是全球化从生产全球化转变为创新全球化。

与生产全球化相比,创新全球化流动的核心不再是物质产品,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世界的知识、技术的交换变得越来越容易。建立在知识技术交易基础上的资源配置,比商品交换和生产重组带来的全球化成本更低。

例如,一部华为手机的背后,就汇集了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协作、辛勤研发的成果,ISP来自法国团队,算法来自俄罗斯和日本团队,部分通信成果来自美国、比利时、瑞典团队……

在这一场全新的变革里,琶洲将写下什么样的故事?

阿里巴巴、腾讯、国美、唯品会、小米等互联网巨头接连进驻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一座座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最强大脑”正在这片2.1平方公里的土地拔地而起。

这个被称作“琶洲新CBD”的千亿级互联网集聚区,与珠江新城、金融城、生物岛、大学城等广州创新板块联结在一起,将形成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产品技术的溢出效应,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去年,《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举办,主会场就放在了琶洲。

苹果公司CEO库克说,苹果来到中国,是因为中国企业拥有技术和生产工艺优势。对于苹果而言,“加州设计”和“中国制造”同样重要。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说,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世界工厂”,而且正在变成世界的创新中心之一,全球市场要逐步适应更多创新来自中国这一趋势。

琶洲的全球化故事,也是广州乃至中国的新故事。

创新全球化的新阶段,广州能不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

汇聚那么多互联网创新巨头的琶洲,能不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打上属于自己的印记?

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这一幕。

【撰文】郑佳欣

【校对】曹柏英

【摄影】肖雄 符超军 刘力勤 戴嘉信

【作者】 郑佳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珠三角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