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妮
“晴耕雨读”,一直喜欢这四个字,喜欢它传递出来的几千年来中国读书人的理想。天时,地利,人和。晴与雨是自然的节奏,耕与读是有机的整体。
此刻,我们坐在天井坞村洁净而温馨的阅览室里,与村人喝茶聊天。外间是图书外借处,几个浅灰色的大书橱分“故事类”“生活类”“科普类”顶天矗立着,四个电脑座椅有序摆放,可供农民上网学习。
雨,哗哗地下着。一道道雨柱打在玻璃窗上,水珠四溢,水汽弥漫。雨声使人的心格外宁静。我们散漫而热烈地问而答,屋子里的活跃与热气盖过了大雨的声音与它带来的凉意。
仁智村是浙江桐庐县181个村子之一,除了天井坞,仁智村还有七个自然村:西坞、石墙里、凉棚下、下田坞、戴家、江家、鲍家。爱它们的名字。桐庐“八山一水一分田”,富春江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分江水从西北向东南于桐庐县城汇入富春江。天井坞靠近大奇山脉,被山环抱的平原像天井的形状,所以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吧。唐宋诗人赞美桐庐的诗歌不少,写雨景的却不多。“江海漂漂共旅游,一樽相劝散穷愁。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这是白居易游览富春江,留宿桐庐后写的《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中提到的“雨”,是悲秋之愁。而今天,在桐庐县东离县城中心只有四公里的仁智村,现代化的信息与便捷早已入户入心。绵长的黄梅雨季,是忙碌的人们的暂歇。
新农村的新,都是由路造就的。进入天井坞,平坦而宽阔的沥青马路,修到农民的家门前。绿树掩映,房舍洁净。村口,刚造好的新厕所花了八十多万元。
“最初上县城的通道是经过大菜园里翻江家后门小山到西坞里出岩桥到县城。道路窄小,翻山不便。后来几经劈山改道,先后造桥三座。”“村子有750年的历史,现在有200多户人家,年轻的在桐庐县城上班,种田养蜂的年长的多。”
“我们的幸福指数很高,但幸福的压力没有。”村里的袁支书说。村人描绘的农家日常,正是我们所羡慕的。全村种着一千多亩地。年轻人可去企业就业,车子到桐庐不过十分钟。家里老人若去老年食堂,一块钱一餐,政府买单。自己做饭的话,除了肉要买,蔬菜瓜果自己地里采摘就是。鸡鸭是自己养的,菜籽油也自己榨。人们彼此在田头互赠蔬菜。生病了,去离家很近的卫生所看医生配药。每个人的健康数据在家庭医生那里存着。柴灶、煤气灶随便选用。全村免费WIFI覆盖,家家都有网络、手提电脑。村子里造房子每平方米1500元,是县城的十分之一。所以不少年轻人白天上班——桐庐的企业多生产羊毛衫、医疗器械、监控设备,晚上他们仍回村里住。每家平均一辆车,最多的一家有四辆。逢年过节,村里的大礼堂有表演。去县里上学的孩子,有校车在村门口接送。
“90多岁的寿星有七八个呢!”
“村里重视读书,有考到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呢!”村人不无骄傲地说。
之前进村时,雨没有这么大。淅淅沥沥,飘飘散散,村头两棵老榕树,枝繁叶茂,满树葱茏,透出深深的历史感与吉祥感,是保佑村子安全的守护神。长长的石头栏杆的右边,错层的石阶上,水势呈温柔的汹涌,潺潺水声,给安静的村子增添了生气与神秘。果然是山上下来的溪水,自然清澈,变幻无穷。三四层高的小别墅,窗明几净,廊柱气派,家家门前有绿色植物,在白墙的衬托下,绿的更绿,白的更白。脚手架搭起的,是一个个还在建造的房子。不远处,就是一块块的农田,刚插的秧苗以及黄瓜番茄……
雨中的阅览室。风声雨声读书声,如今是十多个农民聊天的乡音,它们透示感人的天籁和自在的喜悦。一张张因为户外劳作而黝黑的脸上,微笑由衷而诙谐。有人喝茶,有人抽烟,有人说着邻家的事,有人道出村里的新计划。有热心的老农,在雨中跑回自己家,拿来自酿的蜂蜜,用温开水给我倒了一杯蜂蜜茶。那是一种纯粹而清澈的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我享受的,正是一直向往的境界。
“每到红白大事,村里大部分有族亲的人会聚到一起。”果然,亲热的土地,亲爱的乡亲。
他们吃仁智村传承了百来年的酒酿馒头,大而圆、松软醇香的馒头。在文化大礼堂看他们传统的节目,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自己的乡亲面前自然流淌。就像他们习惯了祖传的面食,他们也习惯了在自己的家园里、土地上呼吸与唱歌。
走出阅览室,去鲍戴家看馒头的制作。雨的清宁、水雾的弥漫仍然掩盖不了粮食的香气。农家厨师在厨房里揉面、切面、捏面,一坨坨小面团整整齐齐放在竹匾上,一层荷叶铺在面团下。隔水上笼屉。第一次蒸,荷叶的绿色与荷叶的香,刚刚焕发;到了第二蒸,荷叶的熟香与面粉的醇香,结合得最好。荷叶可以用上三蒸。桐庐人爱吃酒酿馒头,酒酿馒头也是仁智村的特产。它不用酵母发酵,而是用酒酿、米粥、麦麸三种天然物有机混合的引子发酵。根据民间传说,馒头表示发、平安,除了日常享用,逢儿女婚嫁、上梁进新居、红白喜宴,桐庐人都需要端上他们祖传的馒头。酒酿馒头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趁热剪开一条口子,中间抹上香辣的豆瓣酱,夹入一块油沸臭豆腐,一口咬下去外脆里软,香里带辣,让人回味无穷。1976年,叶浅予先生返回家乡桐庐,第一件事就是去吃家乡的“油沸馒头夹臭豆腐”。馒头也可夹肉,一块有精有肥的漂亮红烧肉。不过,我还是喜欢吃本色的、原装的酒酿馒头,不需要夹入任何食物。面粉上的细小气孔使得咀嚼富有愉悦感。那种自然的甜由舌间入心间,麦香之醇,酒味之厚,足以醉人。
和面2至3小时,发酵2至3小时,整个过程下来需要8小时。起早摸黑制作酒酿馒头的仁智村几十户人家,每年平均有20多万元的收入。有了电商,小小的馒头可以走向全国。小康的日子来自好的时代,也来自奋斗的经历、勤劳的付出。
豪爽又温厚,馒头的品性似乎也是桐庐人的品性。祖传的食品,会铸就几代人差不多的性格。人的血脉传承、性格定力、审美偏向也是这么来的。相信,馒头之醉,会带来一生肠胃的舒适,也带来一生的满足与幸福。“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雾气与炊烟在村舍的上空蒸腾,岁月如此静好。手里拿着一个暖心的馒头,决定带回自己的城市。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4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