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台媒:沙县小吃被誉为汉民族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

海外网9月6日电台湾《经济日报》9月2日刊文介绍大陆福建的沙县小吃。沙县小吃,是南迁的汉人运用祖先的烹调手艺,与当地节俗相结合的一种饮食文化;始于汉晋,流传至今,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制作工艺和地方风味特点,被称为来自福建农村的乡土美食,被誉为汉民族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沙县小吃:甜烧卖。

沙县小吃历史渊源悠久,先民制作小吃,源自古中原一带汉民族饮食习俗,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勤劳淳朴的沙县人,荟萃中原汉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融汇了北方汉民族面食文化及南方闽越先民的米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孕育出富有浓郁地方风情的沙县小吃,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

沙县小吃:扁肉。

沙县小吃成为福建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不但流行在三明市各地,而且在南平、福州、厦门,也常常看到挂着“沙县小吃”招牌的小吃店;甚至北至北京、南至深圳,以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沙县小吃”的踪迹。据不完全统计,沙县各类小吃有上百种,常年供应的有几十种,蒸、煮、炸、烤、腌,米、面、芋、豆腐原料独具地方特色,且来源丰富,家家户户都能做上几样,城区街头巷尾日夜24小时都有小吃应市,非常方便。

来源: 海外网